上马征战沙场,下马春泥护花!
或许,这才是任正非的真实写照。
很多外界人士喜欢用“冷酷”来形容任正非,“脾气暴躁、性格坚韧、刚毅偏执,说话直来直去,不留情面,经常把干部们骂得狗血喷头”。在所有资源都被跨国公司和国企垄断的情况下,华为唯有向着阳光向着雨露,不断地顽强生长,那段岁月任正非自己是这么描述的:“华为二十几年的炼狱,只有我们自己及家人才能体会。这不是每周工作40个小时能完成的,我记得华为初创时期,我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自己没有房子,吃住都在办公室,从来没有节假日、周末……”在如此残酷生存现实的背景下,或许任正非不火暴都不行。
但任正非的《我的父亲母亲》(2001年)让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他的儿女情怀,“我高三快高考时,有时在家复习功课,实在饿得受不了了,用米糠和菜合一下,烙着吃,被爸爸碰上几次,他心疼了。其实那时我家穷得连一个可上锁的柜子都没有,粮食是用瓦缸装着,我也不敢去随便抓一把,否则也有一、两个弟妹活不到今天。(我的不自私也是从父母身上学到的,华为今天这么成功,与我不自私有一点关系)后三个月,妈妈经常早上塞给我一个小小的玉米饼,要我安心复习功课,我能考上大学,小玉米饼功劳巨大。如果不是这样,也许我也进不了华为这样的公司,社会上多了一名养猪能手,或街边多了一名能工巧匠而已。这个小小的玉米饼,是从父母与弟妹的口中抠出来的,我无以报答他们。”
曾经的苦难,生存的残酷,让任正非没有时间去哀花叹月。但另一个现实是,众多华为员工离别故土,远离亲情,行走在疾病肆虐的非洲,穿行在硝烟弥漫的伊拉克,或者海啸灾后的印尼,或者地震中的日本……华为17万人,如同战士!
当这些战士流泪的时候,受伤的时候,甚至是付出生命的时候……任正非感同身受,情不自已,性情冲破坚硬的躯壳,任意流淌……
请叶树吃饭
2002年3月18日,华为员工叶树根据自己在俄罗斯北极地区安装GSM设备的经历,撰写了《北极圈内的华为GSM》一文,他在文章中许了一个心愿“只想祈求北极的这股北风,能把我们的喜悦一路吹到中国去,吹到南部中国那座年轻的城市里,吹到那群年轻的人群中去。”时隔八年,2010年8月,任正非去北冰洋看望员工,亲自体会到了那里的艰苦。回来他说“我们各级部门,都要关心在艰苦地区员工的学习与成长,那儿接收新的信息难,接触尖端技术难,但他们的精神十分宝贵。”任正非在内部发邮件说:“什么时候他(叶树)回深圳来的时候,我想请他吃饭。”
正准备出国的叶树听说此事后,非常感动,说:“任总的这封邮件是我收到的最好的送行礼物,也是在北极圈中这个团队,以及同样在海外奋斗过的兄弟姐妹们得到的最好的礼物。”由于时间问题没能安排与任正非见面,因此,他给任正非写了一封回信。
您好!
前些天,有很多个华为的同事同学纷纷打来电话或者发来电子邮件,说任总要请我吃饭。我的第一反应是他们在开我玩笑。可是细细听他们说来,原来因为我10年前的一篇文章让任总感同身受,有感而发,要在《华为人》报上重新刊登并且合并上任总写的按,这让我感动不已。当年一个关键局点的施工,一篇平实的文章,相隔10年的重温,让我思绪起伏,久久不能平息。华为从成立到今年已经走过22年,其中的10年竟然能机缘凑巧地用我的一篇文章轻巧地首尾相连,这中间浓缩的是何等艰苦的岁月和持续走向卓越的自信呢?
离开华为已逾5年,因为工作的关系(后在一家欧洲的半导体公司做通信相关芯片的销售)时常能关注得到华为的动态:销售收入每年保持30%~40%地逐年攀升,海外市场份额逐步扩大。持续不断在通信终端和多媒体终端进行市场突破,终端品牌的塑造让华为品牌深入人心。我时常为之骄傲,并以曾经在华为战斗过的峥嵘岁月为之自豪,而在现在的中国同事面前悉数华为往事,如数家珍。
任总大概忘却了,可是我却始终不能忘怀:2004年任总生日,正出访雅典办事处,我们煮了一碗面条给您庆祝生日。2007年底,我刚刚完婚携妻子从虹桥机场回深圳。正赶上上海的第一场大雪,那个时候南方已经雪灾非常严重了。很巧在候机的时候碰到任总一人回深圳。几句简短的寒暄,我们擦肩而过消失在人海茫茫。
十载春秋,不思量,自难忘。而现如今,我远在大洋彼岸,全家生活在澳大利亚悉尼。平静的生活泛起涟漪只因任总简单的几句话。10年前的那一期《华为人》已经泛黄了,可我无论走到哪里都带在身边。今年这一期的《华为人》报我也会一直珍藏。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这大概就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精神,一种穿越时空的高度忠诚以及使命感。
悼念杨琳
当任正非听到秘书杨琳出车祸身亡后,写了下面这篇文章:
悼念杨琳
半个月前,她还在来自市场前线的汇报会上,代表100多名秘书发言呢!她的音容笑貌还在我们脑中莹绕,而现在香消玉殒了。
杨琳什么时候来公司的,已记不清了,我本人几年来也没有与她说过几句话、谈过一次心。对她的了解是从每次评工资的标杆争论里,是从大大小小的各会务准备过程,是从她作为市场部秘书代表在汇报上的发言中。杨琳是一位出色的秘书,踏踏实实、不声不响、一点一滴的,一直做到市场部秘书处的主任,管理了庞大、复杂、多变的市场服务体系。杨琳是一位尽心的管理人员,为加强秘书队伍的管理下了很大功夫。使得市场部秘书们在秘书大比武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她出面组织的市场部秘书处关于“怎样做一名好秘书”的演讲比赛;定期对秘书文档的检查评比、规范,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前一次市场部的高层领导与我谈,市场发展太快了,杨琳的管理有点跟不上了。我说,一是人力不足,事务太多。文件成堆,需要发送与接收给各地办事处的传真和电话应接不暇。我答应在春节后补充一大批秘书给她们,把管理者的压力降下来,使她们有学习的机会。二是春节后杨琳调到我的办公室来,给我做几个月的秘书,我来带一带,培养培养这些革命功臣,不要忘记这些英雄。旅游车的相撞,使她成了我未能上任的秘书,我悔不该前几年不能挤十分钟与她多说几句话,也算送一送她。这些年来,我几乎卖给了市场部,不停的让我出访、接待客户,竟然很少有时间与员工谈心,这会成为我将来的一大悔恨。
公司创业初期,是十分艰难的。工资很低,组织不健全,使得有的干部工作十分的繁重。杨琳所在的部门就是之一。我们那时的出版系统尚未健全,他们的几台复印机,就成了公司的印刷厂。公司排山倒海的市场宣传,就靠她们几十双小手在那儿频频翻舞。不停的展览会、推广会,秘书们比主管还要忙,会前、会后有多少无人知道的小事。与堆积如山的文件和用具与之相伴,起早贪黑的忙碌着。公司的秘书系统至今还没有出一位英雄,我想杨琳应算一名英雄了吧。
公司无论市场部、还是中研部、中试部、生产总部以及企管部门,几百名秘书们默默的奉献了她们的青春。我们的价值评价体系,由于前八年处在饥寒交迫时期,公司重点抓产品开发、市场拓展,对这两方面的英雄尽管评价体系还不完善,总归有个评价。但秘书体系常被忽略,而且很难得到评价。渡过了创业的艰难,我们要均衡的建设公司,秘书们会得到正确评价,也会英雄辈出,而杨琳做为创业者却失去了这个机会。她永远做为一名无名英雄,被我们怀念。我建议熟悉她的人,要把她的事迹写出来以教育后人,向她学习。
半月前,在来自市场前线的汇报会上,她代表100多名秘书发言, 把“最无私的爱藏于最深的心底”。那震撼人心的语言,句句都是她心灵的呼唤。华为正是由无数的平凡人物的呼喊,创造了自己光辉的历史。我又一遍读了第四十二期华为人报“最无私的爱藏于最深的心底”,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震撼。多么好的文章,多么好的人,多么真挚无私的呼唤,这篇文章,成了她留给我们的遗言。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她。她,是华为的功臣,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华为的光辉是由数千微小的莹火虫点燃的。莹火虫拼命发光的时候,并不考虑别人是否看清了他的脸,光是否是他发出的。没有人的时候,他们仍在发光,保持了华为的光辉与品牌,默默无闻,毫不计较。他们在消耗自己的青春、健康和生命。华为是由无数无名英雄组成的,而且无数的无名英雄还要继续涌入,他们已在创造历史,华为的光辉历史,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他们。当我们产品复盖全球时,我们要来纪念这些为华为的发展贡献了青春与热血的萤火虫。
任正非心底的这一份柔软,又如何能用“狼性”来概括呢?!
士为知己者死!
柔软,也是一种前行的力量吧!
企业考察网文章,作者:标杆考察培训中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ykc.cn/3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