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人的身上居然有33种精神

640?wx_fmt=png&from=appmsg

核心价值体系与内在机制及管理体系构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而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是对企业内外部各类矛盾关系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隐藏其背后的则是企业创始人崇尚的精神与相关的价值主张。

企业精神是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内核,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前提。精神激励是伟大组织的引擎,精神的力量是组织重要的驱动力。

企业文化可以区分为理念层、制度层、行为层和物质层。理念层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愿景、使命和企业精神,制度层包括经营方针、经营模式、内部机制、管理制度、规章制度等,行为层包括企业形象、口号、礼仪、仪式等,物质层包括产品和服务等。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源头与灵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埃德加·沙因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假设,企业文化建设是从假设到验证,再到实践的过程,而企业精神则是这种假设与验证的源头。企业精神同时也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与内核。

任正非与华为是非常重视精神的作用的,他认为,“资源会枯竭的,唯有文化生生不息”,换言之,比起物质来,他更重视精神的力量,精神决定物质,精神赋能于物质。在治理公司的过程中,任正非始终把精神作为牵引公司成长的重要力量,让精神激励超越物质激励的极限,使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成为公司发展的动力双翼。

在《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2.0》中,精神激励是这样被界定的:

坚持核心价值观,用公司的愿景和使命激发员工个人工作动机,以公司的发展提供员工成长的机会,营造信任、协作、奋斗的组织氛围,持续激发组织与员工积极创造的精神动力。

2011年,在《从“哲学”到实践》一文中,任正非指出:“什么驱动力使华为成功,我认为是华为的核心价值观描述的利益驱动力,驱动了全体员工的奋斗,是一场精神到物质的转移,而物质又巩固了精神力量。”

2017年,在《让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成为公司发展的动力双翼》一文中,任正非认为:“纵观华为30年来创业与发展史,其实也是一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并建共进史,不同历史时期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双轨驱动、交替支配,共同支撑着公司的发展。”

2017年6月1日,在与中国地区部代表与主管座谈时,任正非强调:“先讲一下什么叫物质文明、什么叫精神文明。我们创业这30年来,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融合在一起,共同推动公司发展的,以物质文明促进了精神文明,以精神文明巩固了物质文明。但是,前30年我们强调物质更多一些,希望加快改善大家的生活。现在绝大多数员工(除了新员工)都有一定改善,那我们在新时期多强调一点精神。”

华为所倡导和坚守的精神是什么?

《华为公司基本法》早就对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有了明确确定,而这些内容均出自任正非。

第四条 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和爱生活是我们凝聚力的源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与团结合作精神是我们企业文化的精髓。实事求是是我们行为的准则。

第六条 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一切工业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华为没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唯有在人的头脑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矿……精神是可以转化成物质的,物质文明有利于巩固精神文明。我们坚持以精神文明促进物质文明的方针。

坚持开放是任正非和华为长期的价值主张,在构建公司的精神体系方面也不例外。在长期倡导与坚守华为精神体系的同时,任正非也在不断地吸取外部的精神力量,他把自己崇尚的精神以不同的形式传播到华为,吸纳这些精神的实质,通过不断地吸纳和内化过程来构建、强化和优化华为精神,从而形成华为的精神体系,并以此来引领公司的成长与发展,继而滋养、丰富、巩固与强化公司的精神体系。

正如2007年6月12日在题为《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传递奋斗者为主体的文化》的讲话中,任正非所指出的那样:

什么是文化?我多次提到,华为是没有文化的,都是从世界的先进文化借鉴来的,就像洋葱一样,剥一层是日本的,再剥一层是欧美的……再剥一层是孔夫子的,再剥一层是反对孔夫子的,只要是好的,我们都要吸取,包含爱立信、阿尔卡特、朗讯、思科、微软,它们优秀的管理也要吸取。剥到最后,剩下的核心是很小的,就算是华为文化吧,就是奋斗精神和牺牲精神。其实奋斗与牺牲精神也是几千年来就有的,也不是我们发明的。过多强调华为自己的文化是没有必要的,只要这个文化与别的先进文化不融合,最后是存在不下来的。

在2005年版的《致新员工书》中,任正非解释了华为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的来源及构成:“若说华为有没有自己的核心文化,那就剩下奋斗与牺牲精神算我们自己的吧!其实奋斗与牺牲也是从别人那里抄来的。物质资源终会枯竭,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一个高新技术企业,不能没有文化,只有文化才能支撑它持续发展,华为的文化就是奋斗文化,它的所有文化的内涵,都来自世界的,来自各民族的、伙伴的……甚至竞争对手的先进合理的部分。若说华为有没有自己的核心文化,那就剩下奋斗与牺牲精神算我们自己的吧!其实奋斗与牺牲也是从别人那里抄来的。”

华为精神来自任正非以开放的心态像海绵一样不断地吸纳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并以此为内核,像洋葱头那样层层扩展与强化,从而形成华为的强大精神体系。换言之,任正非作为企业家的精神谱系是华为精神谱系的源头,企业家的精神谱系传承在华为就形成了公司的精神谱系。

可以讲,任正非是华为精神的挖掘者、呈现者、传播者、践行者、培育者、守望者和发展者。

人无精神不立,企业无精神不强。任正非倡导的和华为公司实践的一系列精神,构成了华为的精神谱系。

所谓“谱系”意味着传承、代际与起源,正如谱系学创立者、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认为的那样,通过放弃对“深层”的探索,将目光转向表层,寻找时间的细节、微小转换以及细微轮廓的外现,来发现其深层价值来源及其演变过程。

华为的精神谱系不同于其核心价值观体系,前者更多的是由外部导入,后者则是内生的,也更规范、更稳定。但不难看出,两者存在着内在联系,精神谱系诠释与强化核心价值观体系,它是核心价值观的底蕴和基础,而核心价值观体系不可能凭空构想,它在导引和激发着精神谱系。

这里笔者试图以谱系学的方法,梳理不同时期任正非崇尚与倡导的各种精神,来展现华为核心价值体系的谱系及其演变。

01

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是任正非在华为长期倡导且占主体地位的精神,倡导的其他精神大多也与雷锋精神存在着紧密关联,因此雷锋精神是华为精神谱系的基础与核心。

任正非的出生和成长年代与其经历的军旅生涯,决定了雷锋精神对其深刻的影响。雷锋精神是那个时代的主流精神,那个时代的几乎所有人都把雷锋精神作为主流的价值主张。

任正非在《致新员工书》(2007年版)中,明确地把雷锋精神与焦裕禄精神作为公司倡导的精神。

我们崇尚雷锋、焦裕禄精神,并在公司的价值评价及价值分配体系中体现:绝不让雷锋们、焦裕禄们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

我们呼唤英雄。不让雷锋吃亏,本身就是创造让各路英雄脱颖而出的条件。雷锋精神与英雄行为的核心本质就是奉献。雷锋和英雄都不是超纯的人,也没有固定的标准,其标准是随时代变化的。在华为,一丝不苟地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奉献,就是英雄行为,就是雷锋精神。

在2014年版的《致新员工书》中,任正非将这段话修改为:

我们呼唤英雄,不让雷锋吃亏,本身就是创造让各路英雄脱颖而出的条件。雷锋精神与英雄行为的核心本质就是奋斗和奉献。雷锋和英雄都不是超纯的人,也没有固定的标准,其标准是随时代变化的。在华为,一丝不苟地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奉献,就是英雄行为,就是雷锋精神。

任正非的《致新员工书》写于1994年、2005年、2007年和2014年,并不断修订,在这4个版本中,提倡雷锋精神的内容基本没有变化。

关于发扬雷锋精神,任正非明确地界定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华为公司崇尚雷锋精神;第二,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奉献;第三,雷锋精神的标准是动态演变,做好本职工作就是雷锋精神;第四,崇尚雷锋的奉献精神,但公司要给奉献者以合理回报。

其实,在公司创立之初,任正非就提出,在华为“绝不让雷锋穿破袜子,绝不让焦裕禄累出肝病来”。这样的表述非常朴素,也非常直白。前者是对员工的承诺,后者是对干部的承诺。

1996年开始制定的《华为公司基本法》基于任正非的原意,做了文字上的修饰:“我们绝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前者是对全体员工的精神倡导,后者是对公司制度体系的要求。

自此,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与责任意识、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与团结合作精神成为华为的主流精神体系,同时也成为华为企业文化的精髓。

需要强调的是,任正非提倡的雷锋精神同社会上的观点存在着区别。人们一般认为,雷锋精神就是无私奉献,而任正非提倡的雷锋精神则包含两个层次:在精神层面提倡无私奉献,在物质层面承诺奉献者应得到合理回报。这是任正非灰度管理哲学的经典思想,也是对雷锋精神的深刻升华。

任正非在《不让雷锋吃亏——才会促进千百个雷锋不断成长》一文中说:“在核心价值观中写进绝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回报,这在有些人看来,不免感觉刺眼。华为无意与当今的世风论短长,华为也不宣传让大家都去做雷锋、焦裕禄,但对奉献者公司一定给予合理回报,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为公司做出奉献。这既是核心价值观,也是公司的基本分配政策。”

“我们经常强调‘雷锋精神’,但我们不是按雷锋精神来进行价值分配的,而是要按劳取酬的。我们只是强调精神上要‘雷锋’,分配上按贡献取酬。”“物质和精神是共存的,雷锋是精神榜样,但同时必须给‘雷锋’的责任贡献结果合理的物质回报。”“雷锋是一种精神,但不能作为一种机制。”这些都是任正非对雷锋精神的准确把握。在功利性企业中,如果仅仅提倡无私奉献,奉献者会越来越少,奉献精神必将式微,这在社会实践中已得到验证。任正非反其道提出自己的假设,在华为不让奉献者吃亏,那么奉献者就会越来越多,雷锋精神就会在公司发扬光大。华为的实践也验证了任正非假设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2020年3月,在海外小微国家基础服务保障改善方案汇报会上,任正非是如此解读雷锋精神的:“华为价值评价标准不要模糊化,坚持以奋斗者为本,多劳多得。你干得好了,多发钱,我们不让雷锋吃亏,雷锋也是要富裕的,这样人人才想当雷锋。”

即使在美国持续精准打压华为的特殊时期,任正非也承诺,公司的人力资源政策、薪酬结构政策和晋升措施保持不变。他认为因公司打压而愿意为公司无偿工作是“错误的极‘左’思想,是在破坏公司的价值观”“不符合大多数人性的政策是不可长久的”。他坚持认为,“公司需要雷锋精神,但绝不是让‘雷锋’吃亏,不是让‘雷锋’白白付出,反而是号召让‘雷锋’多赚钱,我们要团结所有优秀人员一起奋斗,这才是我们的目的”。

华为主张的三大价值观之一“以奋斗者为本”,实际上就是源自不让雷锋吃亏的理念:第一强调奋斗与奉献;第二,承诺让奋斗者得到合理回报。

自创业开始,雷锋精神就成为华为的精神支柱,在华为传承了30余年,相信在未来还会继续发扬光大。

02

“千手观音”精神

千手观音是佛教六观音之一,是我国民间信仰的四大菩萨之一,是大慈悲的象征,她能够默默地保佑信仰者渡过各种难关、消除各种病痛。“千手”表示遍护芸芸众生,“千眼”则表示遍观大千世界。

《千手观音》又是一个舞蹈的名字。2005年春晚,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21位平均年龄只有21岁的聋哑演员将这一舞蹈演绎得惟妙惟肖,营造出层出不穷、千变万化、无比震撼的视觉冲击力,赢得了全国乃至全世界观众的高度评价。

当年看过《千手观音》后,笔者曾写了《感动“千手观音”》[1]一文发表在《华为人》报上,文中提到,在“千手观音”中,感悟了命运,透悟了人生,理解了执着,看到了沉静,看到了奉献。

《千手观音》同样也感动了任正非。

任正非在《把财经管理体系建成跟随公司业务快速变化的铜墙铁壁》一文中说:“差异化产生的命运差异,不是宿命,人的主观努力是可以改变的。要教育员工正确认识社会差异的客观性,只有通过主观的努力,通过自身对社会、对企业的贡献,这样才能减少与他人的差异,对于一味抱怨、期待他人减少差异的人,等待他的只能是更大的差异。”

《千手观音》的领舞邰丽华通过手语告知世人,残疾不是缺陷,而是人类多元化的特点。残疾不是不幸,只是不便,要保持健康的心态面对自己,面对人生的不圆满,你的前途会更加光明。这样的信念对健康人也是一样的。

这正是“千手观音”精神的实质。

需要补充的是,有人写文章讲,任正非看完《千手观音》表演后决定更改华为的狼性文化,由以狼性为代表的“蓝血绩效文化”变为“千手观音文化”,其实这是一种误读,“千手观音”从本质上讲是公司倡导的精神。

概括起来讲,“千手观音”精神就是:团结合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追求完美。

03

可可西里精神

《可可西里》是一部电影,2004年由陆川导演。该片反映的是一位记者和巡山队员为了保护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和生态环境,在可可西里无人区与藏羚羊盗猎分子顽强抗争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该电影反映的主题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2007年6月,在与新员工座谈时,任正非提出:“华为文化是什么东西,我也讲不清楚了,它的包容性,这些年来把别人好的东西都吸纳进来太多了,我解释不清一个具体的表现形式。有人问我,华为文化形象描述一下是什么,我想了半天讲不出来。这次,我看了《可可西里》的电影,以及残疾人表演的‘千手观音’,我想他们的精神就叫华为文化吧!在华为,是以奋斗者为本!”

任正非把可可西里精神与“千手观音”精神并列,把它们作为华为精神的象征。

04

狼性精神

外界把华为的企业文化归纳为“狼性文化”是一种误读,原因在于:其一,企业文化是公司坚守的核心价值体系,涉及企业内外部各种关系与矛盾,简单地用“狼性”是无法概括公司文化的;其二,自公司创立以来,任正非与华为从来没有把企业文化认同为“狼性文化”;其三,狼性如同人性,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如果提倡狼性文化,实际上也是在倡导狼性中贪婪、自私、凶残等恶的一面;其四,企业文化是一个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以固定不变的狼性文化来定义公司的企业文化,无疑否定了企业文化的优化与升华过程。

华为从来没有把公司的文化称为“狼性文化”,它是外界给华为文化贴的一个标签,但在华为从不忌讳提倡狼性,其提倡的狼性是有内涵与外延界定的。

2008年7月15日,在公司市场部年中大会上,任正非对此有过明确的解释。

最近网上曲解了华为的“狼文化”“床垫文化”。床垫不是文化,文化是可以传承的,床垫只是一个睡午觉的工具,它不能传承。其他公司睡午觉也许不用床垫,因此“床垫文化”没有推广的价值,也不一定需要批判。我们没有提出过“狼文化”,我们最早提出的是一个“狼狈组织计划”,是针对办事处的组织建设的,是从狼与狈的生理行为归纳出来的。狼有敏锐的嗅觉、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不屈不挠地坚持。而狈非常聪明,因为个子小,前腿短,在进攻时是不能独立作战的,因而它跳跃时是抱紧狼的后部,一起跳跃,就像舵一样操控狼的进攻方向。狈很聪明,很有策划能力,以及很细心,它就是市场的后方平台,帮助做标书、网规、行政服务……我们做市场一定要有方向感,这就是嗅觉;以及大家要一起干,这就是狼群的团队合作;要不屈不挠。不要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世界上的事情没有这么容易,否则就会有千亿个Cisco(思科)。狼与狈是对立统一的案例,单提“狼文化”,也许会曲解了狼狈的合作精神。而且不要一提这种合作精神,就理解为加班加点,拼大力,出苦命。那样太笨,不聪明,怎么可以与狼狈相比。

2018年4月4日,任正非在接受深圳卫视记者采访时,特别指出:“我们永远都是狼文化。可能媒体把‘狼’歪曲理解了,并不是我们的拟人化的原意。第一,狼嗅觉很灵敏,闻到机会拼命往前冲;第二,狼从来是一个狼群去奋斗,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第三,可能吃到肉有困难,但狼是不屈不挠的。这三点对奋斗都是正面的。”

由此看来,任正非所提倡的狼性精神的内涵是指狼性的三个特征:敏锐的嗅觉(以客户为中心)、强烈的进攻欲望(奋斗进取)和团队合作(持续地群体奋斗)。这与华为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相匹配的。

除了上述三个特质,狼性精神还包括为团队利益个体所做出的牺牲以及对纪律与规则的坚守。

概括来讲,任正非不认同“狼性文化”,但提倡狼性精神,“狼性精神”从本质上讲,就是华为长期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奋斗精神。

05

乌龟精神

今天,乌龟是许多人骂人时经常提及的动物之一,而在古代,乌龟与麒麟、龙和凤凰并称为四大瑞兽。

乌龟有以下特点:第一是长寿,俗话说龟鹤延年;第二是四爪着地,砥砺前行;第三是适应性强,半水栖半陆栖;第四是聚焦,昂头挺胸。

2013年10月19日,任正非在2013年度干部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题为《用乌龟精神,追上龙飞船》的讲话。在讲话的开头,任正非就引用了古代龟兔赛跑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寓言,兔子和乌龟赛跑,兔子因为有先天优势,跑得快,不时在中间喝个下午茶,在草地上小憩一会啊!结果让乌龟超过去了。华为就是一只大乌龟,二十五年来,爬呀爬,全然没看见路两旁的鲜花,忘了经济这二十多年来一直在爬坡,许多人都成了富裕的阶层,而我们还在持续艰苦奋斗。爬呀爬……一抬头看见前面矗立着“龙飞船”,跑着“特斯拉”那种神一样的乌龟,我们还在笨拙地爬呀爬,能追过他们吗?

其后,他在该讲话中提出了“乌龟精神”:“乌龟精神被寓言赋予了持续努力的精神,华为的这种乌龟精神不能变,我也借用这种精神来说明华为人奋斗的理性。我们不需要热血沸腾,因为它不能点燃为基站供电。我们需要的是热烈而镇定的情绪,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一切要以创造价值为基础。”

回顾华为30余年的成长与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它坚守的就是乌龟精神,积跬(龟)步而至千里,由弱小而壮大,由追赶而超越进而领先。

华为像龟,一路跋涉,变成了象龟,变成了“忍者神龟”。乌龟精神与当下流行的“长期主义”的实质是相同的。华为的成长与发展历程非常完美地诠释并体现了乌龟精神和长期主义的实质与内涵。

06

凤凰涅槃精神

“凤凰涅槃”是中国古老的传说,是指凤凰浴火燃烧,向死而生,在浴火后重生,并得到永生。凤凰涅槃精神代表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和一种勇敢奋斗的坚强意志。

在华为有一句传承多年并广为认同的话,叫作“烧不死的鸟是凤凰”,实际上这是凤凰涅槃精神的另一种表达。

在2005年版的《致新员工书》中,任正非就希望新员工:“要承受得起做好事反受委屈,‘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这是华为人对待委屈和挫折的态度和挑选干部的准则。没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今后如何能做大梁。其实一个人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上。生活的评价,是会有误差的,但绝不至于黑白颠倒,差之千里。要深信,在华为,是太阳总会升起,哪怕暂时还在地平线下。”

1999年1月,任正非在市场部集体大辞职四周年颁奖典礼上,发表了题为《凤凰展翅,再创辉煌》的讲话,他说:“因为虽说烧不死的鸟是凤凰,但凤凰也只是一个个体,凤凰是生物,生物是有时限的。我认为它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可以永存的……作为我个人也希望树立一批真真实实烧不死的鸟做凤凰。有极少数的人是真正‘在烈火中烧’,如果说他们能站起来,那他们对我们华为人的影响是无穷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的精神是抽象的,是永恒的,我认为应把这种精神记述下来,流传下去。我相信这种精神是可以在华为公司传播下去的。”

任正非从凤凰涅槃精神中提炼出华为干部与员工应坚守的精神,这与公司长期倡导的理念是一致的,如“烧不死的鸟是凤凰”“从泥坑爬起来的人就是圣人”“是太阳总会升起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等。它代表着面对挫折的不屈不挠的坚守,历经磨难后的执着精神。

在美国持续精准打压的三年多时间里,华为就是抱着向死而生的凤凰涅槃精神在逆境中生存的。

07

李小文精神

李小文(1947年3月2日—2015年1月10日),中国著名遥感学家、地理学家,中国国内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1968年,他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今电子科技大学);1981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理学硕士学位;1985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理学博士学位和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2014年4月18日,李小文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做讲座时被拍的一张照片走红网络。照片中的李小文院士身穿一袭青衣,脚穿布鞋,不修边幅,凝神聚焦在手中的稿子上。

网友称李小文先生为“扫地僧”“布鞋院士”,评价其“外表不羁但是有着仙风道骨”“维护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本色、随性”“穿布鞋的他,站在学术的前沿”。

这张照片所展现的李小文院士的精神风貌就是:简朴、聚焦、认真与踏实。

任正非也看到了这张照片,并指示公司有关部门与李小文院士沟通购买照片的版权,用于企业形象广告。据闻,李小文院士将照片版权无偿转让给了华为。

于是就有了以李小文院士这张照片为主题的华为企业形象广告,广告共有4组。该系列广告从 2014年6月5日开始,分别刊登在《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环球时报》《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等纸媒上,故在网络上很难看到全部广告,也没有成为新闻头条,引人关注。这4组广告的广告词分别为:

“华为坚持什么精神?努力向李小文学习”“在大机会时代,千万不要机会主义。开放,开放,再开放。”

“华为坚持什么精神?踏踏实实向李小文学习。”“在大数据时代,敢于像当年挖掘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那样的大视野、大战略、大决心,寻找大数据时代的‘巴拿马’、‘苏伊士’。”

“华为坚持什么精神?就是真心向李小文学习。”

“李小文精神就是时代精神,真心向李小文学习。”

广告词是任正非撰写的,其语句简洁朴实,恰如李小文院士的风骨。

有人评价,这也许是一家民营企业对中国科学家的“最高致敬”。

2014年6月18日,在华为“蓝血十杰”颁奖会后,任正非接受国内多家媒体集体采访,道出了发布该广告的缘由:“我们为什么做了‘李小文’广告,其实我们很多员工都不听我们的,包括高级干部,他们常常不看公司的文件夹,而是从互联网上吸取能量。所以做个广告也是给员工看的,目的还是希望华为继续踏踏实实地做事,坚持艰苦奋斗精神。”

2018年10月17日,在上研所5G业务汇报会上,任正非强调:“我们要多支持像刘盛纲 [2]、李小文这类伟大的科学家,他们就是灯塔。”

华为推出李小文院士系列广告的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从2013年之后,有一种精神开始在国内倍受推崇,这就是所谓的“互联网精神”。“互联网精神”最初由几位互联网企业的大佬提出,随后迅速被国人接受,甚至连一些主流媒体都不断地传播“互联网精神”“互联网思维”。

从某种意义上讲,任正非倡导的“李小文精神”就是对“互联网精神”的回击。任正非通过该系列广告告诫华为员工:这个时代的精神是李小文精神,而不是互联网精神,公司员工应该认真地学习李小文精神。

现今,所谓的“互联网精神”已很少有人提及,而任正非倡导的“李小文精神”还在华为继续传承着。

08

以色列人民精神

以色列是个充满传奇的国家,以色列人民也历经了苦难。

1997年4月,时任公司常务副总裁孙亚芳女士在赴以色列考察之后,写下了万余字的考察报告,题为《探索以色列崛起之谜》。

孙亚芳女士在文章中提出了向以色列人民学习的7个方面。

尽管这次出访时间很短,来去匆匆,我们很难全面了解这个民族,但我从一些粗浅的了解中开始喜欢上这个民族。这是一个热情、开放、充满活力、自强不息的民族,她聪明而不懒惰,执着而不保守,富有而十分勤俭,充满个性而又高度团结。从这个民族优秀的品质和可贵的精神中,引发出许多思考。

(1)我们在学习美国的技术、日本人的管理和德国人的认真的同时,还应学习以色列民族自强不息、执着追求的精神。

(2)我们应该拥有像以色列民族一样博大的胸怀和高深的境界,团结起来,共筑华为人的精神家园。

(3)我们应该像以色列民族一样,善于吸取世界各国的优点,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真正在华为建立一个开放的学习型组织。

(4)我们应学习以色列人面对矛盾的胸襟和处理矛盾的技巧,敢于面对矛盾,善于化解矛盾,在矛盾中锻炼自己。

(5)我们应学习以色列人的修养,提高个人素质和文明程度,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来提升华为公司的企业形象。

(6)我们应学习以色列民族勤俭节约的主人翁精神,为公司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从点点滴滴做起。

(7)我们应学习以色列民族的创新精神,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向自己挑战,向未来挑战。

文章发表时,任正非还特别写了按语。

孙亚芳的文章向我们提出了什么?就是学习以色列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高度的民族与群体的团结精神。我们还要向韩国人民学习爱国主义精神。

自强不息永远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希望的精神支柱,但精神需要物质来支持与巩固。这就是公司的基本法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也可以把这篇文章看成基本法的辅导报告之一。

虽然文章没有写我们的公司怎么办,没有谈到通信,但当华为人能兼容世界最优秀民族的优良特性时,还有什么人间奇迹创造不出来?我们用这么高的成本吸收了这么多的高素质人才,在经济学上讲是不合适的,但是在政治上讲是合算的。只有这样才能率先在中国建立一个兼容百家的群体。这篇文章写清了一个多么好的榜样。希望大家认真读读。

显然,以色列人民身上所体现出的自强不息和团结奋斗的精神,与任正非一直提倡的集体奋斗精神是非常契合的。

顺便补充一下,任正非非常崇拜以色列前总理拉宾,他自称是“拉宾的学生”,他尤其赞赏拉宾提出的“以土地换和平”的妥协精神。1994年1月26日,在《团结奋斗,再创华为佳绩》一文中,任正非就给市场营销人提出了希望:“我还是要求你们学习两个人,一个是韩信,一个是阿庆嫂。委曲求全是人生最伟大的美德,一方面要忍辱负重,另一方面要学会为人处事。”

以色列人民精神的主要体现是:坚韧、执着、奋斗与团结。

09

日本人民精神

在公司内部,任正非长期号召员工向日本人民学习,早在1994年版的《致新员工书》中,任正非就要求员工:“希望丢掉速成的幻想,学习日本人的踏踏实实、德国人的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1997年,在孙亚芳那篇《探索以色列崛起之谜》一文的按语中,任正非提出:“向日本人学习管理,他们执着认真,任何一件小事,都(被)分解成很多作业程序,开始做时,拟定者都很烦琐,而后来人引用就十分便当,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

2001年,任正非在其著名的文章《北国之春》中系统阐述了日本人民精神的内涵。

我亲自领悟过日本人民的勤奋,没有他们这种精神,就很难用二三十年时间,就从二战的废墟中崛起。日本民族善于精工,在产品经济时代大放过光芒,让全世界人民对日本人民刮目相看。我也领教了他们在困难时期战胜萧条的忍耐与乐观精神。

……

他们无怨无悔、勤奋努力、不断奉献的精神,创建了日本的繁荣。日本目前虽然遇到了困难,但其国民的忍耐、乐观、勤奋和奋斗的精神未变,信念未变,对生活和工作的热

爱未变。天道酬勤,相信日本能够度过这寒冷的冬天。

……

什么叫成功?是像日本那些企业那样,经九死一生还能好好地活着,这才是真正的成功。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2014年3月,在日本研究所工作汇报会上,任正非提出:“日本‘短、薄、精、小’的人才及质量管理的能力,对我们有很大价值,华为正在构筑全球化的价值链,我们的发展战略与日本产业界的优势有很强的互补性,要坚持与日本产业界合作共赢的发展方式。”

2015年任正非为汪中求的《日本工匠精神:一生专注做一事》专门写了转载按语:“我们公司也有工匠精神,我们从一个年产几百万,到年产4000亿是怎么过来的,多少辛酸泪。我们要重视技师文化的建设,给他们合理报酬和激励,文员、支付系统的员工……都是一种特殊的技师,我们都要关怀。李建国是工匠第一人,他的任务是要让千万技师、技工成长起来,我们要后继有人。我们质量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19年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任正非讲道:

“《北国之春》写出了日本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奋斗精神,我们也是充分理解的,因为我们也曾经贫穷过。”

“漫山遍野的樱花是非常美的,这漫山遍野的樱花就代表了日本民族精神。日本人民的高度团结是世界少有的,这就是日本的美。”

“日本人在工作上的认真和生产上的高质量管理,更值得我们学习。

“日本人在面对困难时,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说我去日本,看到日本人吃饭的时候,每桌都要点一个来自福岛的菜,这就是对灾区的支持。我们也要学习日本这种精神,多买一些贫困山区的蔬菜和肉类,支持贫困山区脱贫。另外,在中国汶川大地震救灾中,我们也看到了日本地震抢险队所表现出来的顽强和奋勇精神。”

2019年9月,任正非在华为深圳坂田总部会见了日本著名歌曲《北国之春》的词作者井出博正。任正非告诉井出博正:“我那时写的不光是《北国之春》,我写的是整个日本,因为那个时候全世界都是经济非常困难的时候,日本人是怎么度过这个最大的困难的?我们怎么向日本人学习?”

2019年5月18日,在接受日本媒体和学者的群访时,任正非提出:“日本人民的精神是未来工业文明中最重要的一种精神。当然,我们有很多方面也在向德国学习,特别是流程化管理。所以,我们把日本人民的管理方法、德国人民的管理方法,日本人民的精神、德国人民的精神都融合到华为的精神中。”

上述讲话可以看出任正非崇尚的日本人民精神包含:勤奋精神、奋斗精神、工匠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等。

10

“蓝血十杰”精神

《蓝血十杰》是一本书的名字,作者约翰·伯恩在书中介绍了以查尔斯·桑顿为代表的10位哈佛天才,他们卓有成效地将数字化管理模式用于战争,为盟军节省了10亿美元的经费,他们是二战期间美国空军的后勤英雄。战后,他们加盟福特汽车公司,把数字管理引入现代企业,拯救了衰退的福特,开全球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先河。

关于“蓝血十杰”西方有个传说,贵族的血是蓝色的,代表着高贵与智慧,故名为“蓝血十杰”。

“蓝血十杰”精神就是科学管理精神,他们信仰事实与数据,崇拜效率与控制。如果说泰勒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奠基人,那么“蓝血十杰”则是科学管理实践的里程碑。

2013年11月29日董事会常务委员会就评选管理体系中“蓝血十杰”的事宜做出决议,以表彰对管理体系建设和完善做出突出贡献、创造出重大价值的优秀管理人才。这是华为管理体系建设的最高荣誉奖,获奖者被授予荣誉勋章。

2014年6月18日,公司召开了首届“蓝血十杰”表彰大会,获奖者有在职员工,也有离职员工,还有咨询公司的顾问。这次颁奖典礼还邀请国内媒体观摩,会后任正非首次接受了国内媒体的集体采访。在表彰大会上,任正非做了《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要向“蓝血十杰”学习》的讲话,他指出:“互联网现在已经改变了做事的方式,使传送层级减少,速度加快。我们今天坚持用五年时间推行LTC落地,实现账实相符,‘五个一工程’,就是继续‘蓝血十杰’的数字工程的目的。”

2013年,在《用乌龟精神,追上龙飞船》一文中,任正非说:“这些年在管理变革中,涌现出大批优秀人才,我们从选拔‘蓝血十杰’开始,对他们实施表彰,以鼓励那些默默无闻做出贡献的人。郭平说要寻找‘蓝血十杰’,我认为一定要找到并授予他们光荣,而且逐级的评选鼓舞那些做出贡献的人。”

2014年,在德国LTC教导队训战班座谈会上,任正非说:“在这个时代,我们还是要继续学习蓝血十杰,对数据、对事实要有宗教般的崇拜,根据数据和流程来综合管理。”

截至2018年,华为已经有1077人获得“蓝血十杰”奖,据了解,2018年后华为没有再评选“蓝血十杰”奖。

关于“蓝血十杰”精神的实质,任正非2014年在华为内部管理研讨会上就做了最恰当的总结:“我们要学习蓝血十杰对数据和事实近乎宗教崇拜的科学精神,学习他们从点滴做起,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大厦的职业精神,学习他们敬重市场法则,在缜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决策的理性主义。”

11

美国人民精神

2016年8月13日,任正非在华为公司IPD建设“蓝血十杰”暨优秀XDT颁奖大会的讲话中说:“1992年,我第一次去美国,就感到一种氛围的冲击。第二次去美国,我们想到改革公司。我很幼稚,曾买到一本书,以为我们跟着这本书就能变革成功。IBM 说‘可不是这么简单’,派来了庞大的改革顾问小组进入我们公司,手把手教,历时20年才走到今天。这么有经验的顾问指引,尚且如此困难,所以当初想靠一本书就能变革成功,的确很幼稚。”

1994年12月,任正非第一次去美国,写下了《赴美考察散记》。

美国人踏踏实实、十分专一的认真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毫无保守的学术风气,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美国人没有像中国人那么多远大的理想,也没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抱负,也不像我们那样充满幻想。这个民族踏踏实实、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

美国的繁荣是一代一代的牺牲换来的。美国人民绝大多数是勤劳的、好学的。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为振兴中华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

1997年12月,任正非写下了《我们向美国人民学习什么》。

我很多次去过美国,美国人民的创新机制与创新精神留给我很深的印象。

……

拼命奋斗是美国科技界普遍的现象,特别是成功者与高层管理者。是由数百万奋斗者推动的技术进步,管理进步,服务网络的优良服务,而取得的。

……

中美之间的风风雨雨还会不断地出现,但不影响我们向美国人民学习他们的创新机制与创新精神,以促进我们更快地富强起来。

在2011年《从“哲学”到实践》一文中,任正非指出:“美国国家对公民权利的严格保护,有章可循的司法制度,崇尚学术自由和创新精神的教育思想,富有活力的自由市场经济,发达的社会福利制度,多样性、包容性的文化,以及美国民众在关键时刻爆发出来的英雄主义,都是美国强大的关键。先进的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激发着美国人民全力创造财富。这种制度吸引了来自全世界各国的精英和杰出人才为其服务。”

同时,任正非也指出了美国存在的问题:“但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盛极而衰也在美国逐步显现。由于强大,不再顾及他人,单边主义越来越厉害,逐步从世界的核心漂移,越来越多的国家不赞成美国。由于傲慢与偏见,逐步形成了更多的自我心态,从过去的开放,逐步转向封闭,不承认别国、别人的优势的上升。这种自闭,影响了美国的进步。由于过去的强大,在贸易上也处在极优势,从而导致福利主义,形成了高成本,制造业振兴困难,形成复杂的社会问题。而在高薪酬的成本拖累下,竞争优势不再,随着新兴国家的兴起,越来越使美国竞争力削弱,它将不再是世界的经济中心。它不继续立国时的开放,我们追赶上去,不是没有可能的。”

在2013年《用乌龟精神,赶上龙飞船》一文中,任正非指出:“我们要正视美国的强大,它先进的制度、灵活的机制、明确清晰的财产权、对个人权利的尊重与保障,这种良好的商业生态环境,吸引了全世界的优秀人才,从而推动亿万人才在美国土地上创新、挤压、井喷。硅谷那盏不灭的灯,仍然在光芒四射,美国并没落后,它仍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特斯拉不就是例子吗?我们追赶的艰难,绝不像喊口号那么容易。”

即使华为在遭受美国多轮无理打压时,任正非也没有否定美国人民的精神,这表现出他的胸怀与理智。

在2018年4月8日的一次讲话中,任正非就要求相关部门“要正视美国的强大,看到差距,坚定地向美国学习,永远不要让反美情绪主导我们的工作”。

2019年3月13日,任正非接受CNN采访,他说:“至今我还是认为美国是很伟大的国家,因为它先进的制度、灵活的创新机制、明确清晰的财产权、对个人权利的尊重与保障等各方面,吸引了全世界的优秀人才,从而推动亿万人才在美国土地上投资和创新。没有美国这两百多年的开放,就没有美国从一个小国变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任正非还强调:“撇除个人利益、撇除家庭危机、撇除华为公司利益,我们始终认为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我们向美国学习的决心不能改变,不能因为我个人受到磨难就改变。”

2019年5月23日,在接受德国电视一台纪录片的采访时,任正非谈道:“我对美国的创新精神、创新机制的推动有很深的感慨。有一篇文章叫《不眠的硅谷》,硅谷人为了奋斗,在车库……通宵不眠,当然硅谷今天还是这种精神。我们吸取了一些精神力量,我们也要艰苦奋斗,也要努力,从简单开始逐渐走向中高端。”

“哈佛等名校毕业生到非洲做工作,挣很少的钱,就是为了一种理想,这个理想过去叫‘清教徒精神’。华为的精神和清教徒精神没有什么区别,我们这种精神也是为了一种理想,为了人类社会。”

自2019年美国政府连续精准打压华为之后,任正非一直强调:“无论怎样,我们永远不记恨美国,那只是一部分政治家的冲动,不代表美国的企业、美国的学校、美国社会。我们仍然要坚持自强、开放的道路不变。你要真正强大起来,就要像一切人学习,包括自己的敌人。”“我本人原来是最亲美的人,我推动了近30年向美国学习直到今天。”“直至今天我也不反美,仍然在研究近二百年进程中欧、美的经验与历史。”

2020年8月,在与战略预备队学员和新员工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任正非再次强调:“‘要让打胜仗的思想成为一种信仰,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这是美军马丁·登普西上将的话。你看,我们高举美国将领的话,向美国学习的精神并没有因为美国打击我们而改变。”

概括来讲,任正非所崇尚的美国人民精神包括创新、奋斗、敬业、爱国、英雄主义、重视人才,以及自我批判等精神。

12

德国人民精神

在1994年版的《致新员工书》中,任正非就希望新员工:“丢掉速成的幻想,学习日本人踏踏实实、德国人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1997年,在一篇文章的按语中,任正非强调:“向德国人学习一丝不苟的实干精神,他们的踏实认真,才使‘奔驰’‘西门子’……成为世界名牌产品。”

在《北国之春》一文中,任正非认为:“日本人民的勤劳,与德国民族的执着,在机电产品产业时代,震撼了世界。”

2015年5月在公司质量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中,任正非提出:“每个人都愿意兢兢业业地做一些小事,这就是德国、日本的质量科学,没有这种文化就不可能有德国、日本这样的精密制造。我们为什么不能有这种文化?我们要借鉴日本和德国的先进文化,最终形成华为的质量文化。”

任正非所倡导的德国人民精神就是敬业、严谨、踏实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13

阿甘精神

阿甘是电影《阿甘正传》的主人公,影片描述了因先天智障,智商只有75的小镇男孩福里斯特·甘自强不息,在多个领域创造奇迹的励志故事。他先后成为大学橄榄球明星、越战英雄、世界级乒乓球运动员、摔跤选手、国际象棋大师和商业大亨,不仅获得两任美国总统的接见和授勋,还出访中国,甚至还无意间发现了“水门事件”的真相。

2013年,任正非指出:“华为的成功没什么秘密,华为就是最典型的阿甘。阿甘精神就是目标坚定、专注执着、默默奉献、埋头苦干!这个社会聪明人太多,要做阿甘,要傻一点。”

2014年4月9日,在与巴西代表处及巴供中心座谈会上,任正非提出:“多一点阿甘精神,一步一步积累正能量,越困难的地方越锻炼人,要坚持干部内生,破格提拔,去除冗余,激活组织。一个年轻人呢,不要太多地去感觉社会对自己的评价。无私的贡献最终也会有结果的。大家也看过阿甘这部电影,《阿甘正传》。如果这些互联网充满了负面思想,天天要问个为什么、为什么,你消耗了你的能量,不如去把合同做好。我认为人只有走到一个很高的位置以后,才能把负能量变成正能量。我认为要奉劝年轻的孩子们就是像阿甘一样傻一点,相信正能量,努力汲取正能量。等你地位高了以后,思想丰富了,哲学思想成熟了,你再去接触负能量,你可以把负能量变成正能量。”

2014年6月,在德国LTC 教导队训战班座谈会上,任正非指出:“通过20多年的持续管理变革,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基于流程的管理体系,但是端到端的主干流程集成与贯通仍然是最大的短板。我们要继续向‘蓝血十杰’学习,发扬阿甘精神,扎扎实实、一点点地搞管理变革,构建公司美好的未来……在这个世界上,阿甘是最伟大的人。阿甘精神就是傻,相信领导,按领导的话干,不挑领导的刺。一个年轻人相信这些以后,他就是傻嘛,上级也觉得他傻,所以让他当了排长,又当连长、营长、团长,最后又有机会当了军长。所以我说,傻一点,做阿甘没有坏处。”

2015年1月在达沃斯论坛上,在回答记者提问“华为的长处”时,任正非答道:“最长项就是傻,华为从上到下都是大傻瓜。为什么呢?好不好都使劲干,因为人多了,自然而然就能给你摸到这个方向,而且我们号召大家听听外面的东西,在这个社会其实阿甘很可爱,这个社会不需要太多聪明人,如果满社会都是聪明人,谁来种粮食?”

2015年12月18日,在接受采访时,任正非再次强调:“华为没那么伟大,华为的成功也没什么秘密!华为为什么成功,华为就是最典型的阿甘,阿甘就一个字‘傻 ! 傻!’阿甘精神就是目标坚定、专注执着、默默奉献、埋头苦干!华为就是阿甘,认准方向,朝着目标,傻干、傻付出、傻投入。”

2016年1月13日,任正非在华为市场工作大会上说:“君不知20多年来,华为走出去多少优秀青年,留下我们这些‘傻子’,他们不走有我们这些‘傻瓜’的机会吗?他们把胜利的光荣让给了我们,我们不是受到家人的表扬了吗?我们既然胸怀世界,就要敢于气吞山河,团结一切你不愿意团结的人,反对过你而且有反对了的人,也包括反错了的人。”

2020年3月17日在与研发体系座谈会上,任正非再次强调:“为什么世界上很多是‘傻子’成功了?‘傻子’的特点就是不聪明,熬进去终于把他熬明白了,再去周边吸收营养,逐步优化架构,华为公司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任正非认为自己也很傻。2015年9月6日,在接受福布斯中文网采访时,当记者问是什么因素促成任正非的成功时,任正非回答:“我最大的问题就是傻、执着,这是我太太说的。我啥爱好都没有,我就是聚焦在一个窄窄的面上,不做点事,不无聊吗?”

在我国也有一位与阿甘相类似的人,他就是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任正非曾向干部推荐这部电视剧,并希望员工“要多看看《士兵突击》,要像许三多那样把我们的基础工作做扎实”。

任正非讲自己和华为傻,不是自谦,也不是自黑,与其他公司相比,华为确实有点“傻”,但不愚。古人云,傻人有傻福气,聪明反被聪明误;今人讲,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游荡着有才华的穷人。以一个“傻”字概括华为的成功,非常简单且准确。

网上有文章称任正非曾写过《我最痛恨聪明人》一文,笔者并未检索到该文,所以任正非是否痛恨聪明人不得而知,但任正非倡导阿甘、许三多的“傻”则有据可查。

阿甘因“傻”而成功,华为的成功是因为“傻”,任正非的成功也是根源于“傻”。

阿甘之傻表现在:执着、坚守、聚焦、坚韧、沉静与奋斗。

任正非用“阿甘精神”解释了华为所取得成功的一个要素。

14

加西亚精神

加西亚是阿尔伯特·哈伯德所著的《致加西亚的信》中的人物,这是一本仅用一小时写成的小册子,却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发行量最多的十本书之一。

作者在1913年版序言中说:“日俄战争期间,每一位上前线的俄罗斯士兵人手一册《致加西亚的信》。日本人在俄罗斯士兵的遗物中发现了这些小册子,他们断定这肯定是一件十分有价值的东西,于是,这篇文章又有了日文版。后来日本天皇下了一道命令:日本政府官员、士兵乃至平民都要人手一册《致加西亚的信》。”

书中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安德鲁·罗文中尉把美国总统的一封信送到身在古巴丛林里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手中的经历。

《致加西亚的信》1997年在《华为人》报上首次转载时,任正非专门写了编者按:“每个华为人是否都有责任心,能‘把信带给加西亚’?值得我们反省自查。我们是不是在‘一转身之后’就懒散下来,投机取巧,推诿塞责,划地自封?是不是轻飘飘地以流程和狭隘的本位观念遮掩自己的缺乏责任心?本文中的送信人如果害怕危险拒绝送信,或者把信信手扔进小河里,或者在途中走进一家酒吧喝上两盅,都有理由,但战争将是另一种结局,一个国家可能完了。让我们时时处处检点,努力做实,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能‘把信带给加西亚’。”

10年后,2007年《华为人》报再次转载此文并配发编者按:“十年前,《华为人》刊登了这篇文章,激励了无数员工奋力拼搏,努力成为那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十年后,我们再次来回顾这篇文章,其中自动自发的强烈责任心,认真做实、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的优秀品质……依然是每一位华为人应孜孜不倦追求的职业素养。

同一篇文章,在公司内刊两次转载,十分罕见。

确切地讲,加西亚精神应该被称为罗文精神,罗文精神的实质是敬业、忠诚、执着、勤奋与坚韧。

15

亮剑精神

《亮剑》是一部国产电视连续剧,所谓的亮剑精神,用主角李云龙的话讲就是:“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就是我们这支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笔者还没有找到任正非提过亮剑精神,但在其讲话或文章中,经常出现与“亮剑”相关的内容。

“历史上的英雄大多数都‘吊儿郎当’,像李云龙那样,因为他抓的是主要矛盾,其他方面可能有缺点。我在泰国代表处民主生活会上纪要的批示:真英雄,是发自我的内心的。”(2016年5月)

“要明确从实战中练兵选将,在识别南郭先生和铲除平庸的同时,要提拔李云龙式的干部。李云龙式的干部是实战出来的,不是考试、述职评出来的。我们要的是粮食,不是电影里面的军服帅哥,军服帅哥不能打仗有啥用。”(2017年9月)

“要搞明白服务对象,为谁服务,首先就要懂得谁。谁是最好的HR(人力资源)呢?赵刚,李云龙的助手,他和李云龙配合很好,学明白了战争,最后升得比李云龙还快。政治部主任也要会打仗,你要不会打仗,你怎么为军队服务?”(2018年4月)

“BG机关和地区部BG建设资源和能力中心,就是各个野战军团,担负起穿插作用,使代表处堡垒政策变得灵活机动。”(2019年2月)

“只有平庸的领导,没有平庸的员工,李云龙手下人人是好汉,马谡拥有千万雄兵仍会痛失街亭。要以此为抓手,激活组织,迎接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在极端恶劣的情况,创造多个世界第一。改革,就是必须用自身的风险,去换取无穷的战斗力。”(2019年 3月)

“干部管理工作要对结果负责,若管理结果不好,则相关干部管理组织要整建制置换;管干部的人,如果不是‘赵刚’那样的,也要置换掉,到内部劳动力市场去,去找工作机会去。”(2019年6月)

“干部可以在战场上选拔,但是素质提高也是必需的,没有说允许像李云龙一样骂骂咧咧。战时状态,既要激进又要保守。市场努力向前进攻,加强经营质量;研发坚持加大战略投入,‘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2019年7月)

“主官要有主动求战、求胜的欲望,要有坚如磐石的信念,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自我牺牲精神。美国的两个主力作战师,101师和82师,为了争夺荣誉,士兵甚至会打架。如果大家平稳成一碗水,看似很理性,但是没有活力,这样的主官就要淘汰。主官一定要有自豪感、荣誉感,一定要胜利。抢占上甘岭,主官首先要‘剃头宣誓’,誓死奋斗。我们的主官剃个头,嗷嗷叫,枪一响,上战场,谁会不跟你冲。‘跟我冲’‘给我冲’,是两种不同的领导方式。以后要先找到领头人,再立项,没有合适的人,也别立项。”(2019年7月)

2017年,在《让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成为公司发展的动力双翼》一文中,任正非对亮剑精神的实质做了全面的概括:“《亮剑》中政委赵刚在探视养伤的李云龙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感悟,‘一支部队也是有气质和性格的,而这种气质和性格是和首任的军事主管有关,他的性格强悍,这支部队就强悍,就嗷嗷叫,部队就有了灵魂,从此,无论这支部队换了多少茬人,它的灵魂仍在’。一支队伍精神文明的建设首先依赖是否有一群目光远大、敢于亮剑的干部,习惯于‘溜须拍马、投机取巧’的南郭先生是无法打造队伍的精神世界的。”

华为自初创期就倡导的“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实际上与亮剑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亮剑精神代表着打胜仗的血性,团队奋斗,奉献牺牲,英雄主义,等等,还代表着军事主官的领导力、任职能力、相互协作以及培养路径等。

16

满广志精神

满广志,1974年出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际战略专业研究生毕业,是中国陆军第一蓝军旅旅长。2019年9月25日,满广志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满广志被称为“六边形”旅长。在2014—2016年的“跨越·朱日和”实兵演练中,他率领第一蓝军旅取得32胜1负(红军部队“惨胜”)的战绩,“踏平朱日和,活捉满广志”这个口号几乎成了所有红军部队的终极目标。

任正非在讲话或文章中多次提出向满广志学习。

“你们看看满广志,他不就是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怎么就能把 31 个红军师给消灭了?第32个红军师也只是一个惨胜,所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都喊‘踏平朱日和,活捉满广志’。”

“我们公司的队伍中,有成千上万个‘满广志’‘向坤山’……我们如何指导他们成长,是我们各级干部部门的责任。360度考核,别只盯住英雄的缺点,要给他贵人指点、开开天光。我们也要活捉‘满广志’,活捉的目的是让他升官,担负更重的责任。”

“我们要加强干部的战略洞察能力、决断能力、自我牺牲精神的培养。这次向满广志学习,向向坤山学习,向梁山广和孔令贤学习,为什么?其实我们这个队伍,有成千上万这样的人。过去30年,我们积累了一大批优秀的、执行力很强、客户沟通和亲和能力很强的干部,一定要在战略洞察上加强成长。为什么?我们要变成一百多个小华为了,你要学会当家。当我们把权力给你们的时候,你们的担责就大了。”

“在研发系统的总体办中可以组成一个‘红军’和一个‘蓝军’,‘红军’和‘蓝军’两个队伍同时干,‘蓝军’要想尽办法打倒‘红军’,千方百计地钻它的空子,挑它的毛病。‘红军’的司令官以后也可以从‘蓝军’的队伍中产生。”

“史上破产的公司从来没有说是一点点垮的,都是兵败如山倒,像雪崩一样崩溃。所以,我们不能崩溃,就要进行整改。在整改过程中,不要影响冲锋陷阵的积极性,我们要焕发出战斗活力,就要向满广志、向坤山学习,让大家把工作干劲爆发出来。我们鼓励英雄积极冲锋,但在大兵团作战的形势下,必须遵守流程。”

“我特别支持无线产品线成立蓝军组织。要想升官,先到蓝军去,不把红军打败就不要升司令。红军的司令如果没有蓝军经历,也不要再提拔了。你都不知道如何打败华为,说明你已到天花板了。两军互攻最终会有一个井喷,井喷出来的东西可能就是一个机会点。我不管无线在蓝军上投资多少,但一定要像董事们‘炮轰华为’一样,架着大炮轰,他们发表的文章是按进入我的邮箱的时间排序的。一定要把华为公司的优势去掉,去掉优势就是更优势。”

“消灭满广志的112师,所有师旅长都在演习中‘牺牲’了,是一个政治副主任带着打赢的。这是全军唯一一个战胜满广志的师。我们的改革落后于军队,落后于国家。人力资源的改革首先是强调人力资源与干部部人员要深入战场,自己独立承担一个任务的计划、预算、核算,我就算你开始搞明白了一点。”

2017年公司干部总部还专门组织向满广志、向坤山学习的专题活动。正如任正非所言:“我们有称霸世界的能力,也需要有称霸世界的队伍,而且要有称霸世界队伍的纪律。”2013年9月5日,任正非在《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一文中说:“我们在华为内部要创造一种保护机制,一定要让蓝军有地位。蓝军可能胡说八道,有一些疯子,敢想敢说敢干,博弈之后要给他们一些宽容,你怎么知道他们不能走出一条路来呢?”

《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2.0》也提出:“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践行核心价值观,学习与发扬‘满广志’‘向坤山’的求真务实精神。”

任正非认为:“自我批判是一种武器,也是一种精神。”满广志代表的蓝军精神有一个重要的内涵就是:把公司的自我批判由个人行为变为组织行为。

满广志精神就是蓝军精神,其内涵包括:敢打胜仗,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敢于担当,自我批判,等等。

17

西点军校精神

西点军校即美国陆军军官学院,创办于1802年,是美国第一所军事学校。

军人出身的任正非,对西点军校的向往与崇拜是可以理解的。

2019年5月23日,任正非在接受德国电视一台纪录片采访时表示:“当时,解放军有一个代表团考察了西点军校,《解放军报》有对西点军校的连载描写。对西点军校的作风,我的印象比较深刻。所以,我们在早期建设公司时,是学习西点的风格来管理的。当然,我们是一个生产企业,不可能像军队那么不讲成本。”

1998年,任正非向华为大学推荐《西点军校领导魂》一书。

2006年11月20日,在题为《华为大学要成为将军的摇篮》一文中,任正非说:“华为大学能不能把‘将军的摇篮’这句口号公开喊出来,当然,这将给教学极大压力,给学生极大压力。我们执行830计划,最大的困难是缺少带兵的人,缺少优秀的拥有成功实践经验的干部。这些人在学习与实践中,会逐步成长为各级管理骨干,我们称之为‘将军’。华为大学在这个历史时期应负有很大的使命。要研究一下,黄埔军校、抗日军政大学、西点军校为什么出了这么多将军。为什么我们担负不起这个历史使命来呢?黄埔军校培养了林彪、徐向前、陈赓等一大批共产党、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你们分析一下,黄埔军校为什么能够培养出这样的学生?抗大为什么能培养出一大批走上抗日前线的将领?抗大毕业的20万学生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了多大作用……现在我们也要‘北伐’了,为什么我们担不起这个历史使命来呢?担不起这个责任来呢?我们要研究我们的教学方法。”

2017年4月,任正非在哈佛商学院演讲中提出:“美国是最自由化的国家,而美国军队是最守纪律、最自强不息的组织,从而塑造了美国一代又一代的杰出领导人、企业家,有1/2的总统、企业家出自军人。这说明纪律和自由是可以并存的,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纪律的自由就是无政府主义,没有自由的纪律就是盲从和奴性。而使纪律和自由相辅相成的关键,是理想和信仰的共同性。中国的先哲孔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不就是自由和纪律并存的最佳状态吗?所以,华为对干部员工的要求就是:有理想,守纪律。”

2019年11月26日,在接受CNN记者采访时,任正非谈道华为向西点军校学习的内涵:“作为一个企业,需要有组织、有纪律,不能是一盘散沙,这点我们是向美国西点军校学习的。西点军校的老校长我见过,我对他说,‘我年轻时候对美国西点军校就非常崇拜,崇拜西点军校的管理方法、教育方法,崇拜西点人的努力奋斗’。我们在公司早期建设中大量引用西点精神和方法,特别是末位淘汰,但是以前末位淘汰的打击面太大了,把普通员工也纳入末位淘汰系统,过分残酷了。现在才明白,我们需要淘汰的是管理者,而不是普通‘士兵’,通过对管理者的淘汰,把压力传递到他的管理工作上去,我们就进步了。”

西点军校的校训是“责任、荣誉、国家”,这也是西点军校精神的实质。

18

黄埔军校精神

黄埔军校精神曾被概括为“爱国家,爱百姓,不要钱,不要命”,正如该校校门那幅著名的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2021年5月28日,任正非在干部管理工作汇报会议上说:“世界上有最好的两个大学,黄埔军校就是两条绑腿,抗大就是一条小板凳,小青年、初中生坐那里听一点革命真理,拿到一点火花,就去当高级干部了。”

这两所学校为什么能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学校?

任正非认为:“抗大的校训很好,黄埔军校的校训很好,西点军校的校训也很好,我现在不敢肯定说这些校训是不是影响了整个结果:黄埔的校训是不是形成了北伐的阵营,抗大的校训是不是形成了共产党能占领全中国的队伍,美国西点的校训是不是支撑了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任正非希望华为大学能够传承黄埔军校精神和抗大精神,以此培养出更多的具有黄埔军校精神和抗大精神的学员。

套用任正非的话讲,就是“用优秀的精神来培养更具优秀精神的人”。

19

抗大精神

在任正非眼里,黄埔军校与抗大是中国两所最好的军校,2019年1月17日,在接受多家国内媒体采访时,他讲道:“黄埔军校就是两条绑腿,抗大就是一条小板凳。你们看关于抗大的电影,搬个小板凳,坐在黄土飞扬的土地上,听到毛泽东没有麦克风的讲话,就建设了新中国。黄埔和抗大怎么不是世界上两所伟大的名校呢?”

任正非长期把抗大精神与黄埔军校精神并列提倡。

在《华为大学要成为将军的摇篮》(2006年)一文中,任正非提出:“抗大的校训是什么?西点的校训、黄埔军校的校训是什么?我们华为大学有校训吗?抗大的‘三八作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西点有‘责任、荣誉、国家’;它们都有鲜明的口号……为什么西点、黄埔、抗大出了这么多将军,你们都要好好研究一下,这些都是榜样。”

抗大精神集中体现在其校歌中:“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同学们,努力学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同学们,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

20

芭蕾脚精神

《芭蕾》是一幅获摄影金奖的照片,作者为美国摄影师亨利·路特威勒,他用4年时间记录了纽约芭蕾舞团演员的演出与排练,该作品是其摄影作品集《芭蕾舞》中获金奖的一张。照片中是一双芭蕾舞者的脚,一只脚穿着舞鞋光鲜亮丽,另一只脚赤裸着满是伤痕。它反映的不仅仅是舞蹈,还“表达了人类情感的各种形态:爱、绝望、热情、希望,还有最重要的是,快乐”。照片中的美与丑、优雅与不堪,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可以说,这是一幅体现奋斗、坚持、奉献、快乐的摄影作品。

据说,这幅照片是任正非首先发现的。2015年,华为购买了这幅作品的版权,作为企业形象广告。

1月4日,芭蕾脚广告在全球许多机场和媒体投放,配发的英文广告文案是:The journey is hard and joyful.(旅程是艰难的,也是快乐的)。

2015年3月18日开始,这则广告在国内陆续投放,随之,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巨大的反响。

中文版的广告文案是:“我们的人生,痛,并快乐着。”其后广告文案选用了罗曼·罗兰的一段名言:“人们总是崇尚伟大,但当他们真的看到伟大的面目时,却却步了。”

2015年1月在达沃斯论坛上,任正非讲道:“我们除了比别人少喝咖啡、多干活,其实不比别人有什么长处。就是因为我们起步太晚,成长的年限太短,积累的东西太少,我们得比别人多吃点苦。所以我们有一只芭蕾脚,一只很烂的脚,我觉得就是华为的人,痛并快乐着。华为就是那么一只烂脚,它解释了我们如何走向世界……”“我说这就是华为人生,痛并快乐着。华为就是那只烂脚,如果不表现出来,社会还觉得我们这只脚还挺好。”

痛,指的是公司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的一个又一个苦难、挫折与失败;快乐,指的是渡过劫难后的欢愉。

2015年3月18日,《人民日报》为此发表评论:“其中(芭蕾脚)有华为引以为豪的艰苦奋斗、以苦为乐的企业文化,也折射了中国品牌在海外筚路蓝缕、努力开拓的不懈精神。”

2015年4月9日《中国青年报》的文章《华为:“芭蕾脚”撑起联接世界的梦想》认为:“‘芭蕾脚’背后是华为联接世界的梦想。”

2020年2月29日,上海芭蕾舞团戴着口罩的芭蕾舞演员跳着《天鹅湖》的“停工不停功”的练习视频在媒体上出现。任正非在公司内部推荐了这个视频:“从这群芭蕾舞演员身上可以看到这种内生力量。成熟的企业深知危机是常态,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修炼好内功,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也是华为精神。”

华为公共及政府事务部致信上海芭蕾舞团:“公司创始人任总在网上看到了贵团‘停工不停功’的练习视频,非常感动,转发给我们。在疫情特殊时期,‘口罩芭蕾’所代表的‘梅花香自苦寒来’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华为的精神是一致的。”“我们希望将‘口罩芭蕾’的奋斗之美,传递给华为在170多个国家的员工和家属、客户、合作伙伴等,激励大家以积极心态面对当前的挑战。我们计划将视频字幕翻译为十几种语言,用社交媒体的方式传播,我们在支付你们版权费用后,且仅用于公益性传播,不会用于商业用途。”

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回复:“华为广告里那张‘芭蕾脚’,就是我们的生活,太真实了。”“这是华为企业精神和上芭精神的共鸣。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一种逆境中也要努力向上的精神。”

顺便说一下,芭蕾脚精神与芭蕾舞鞋是相关的。任正非高度警惕华为背叛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警惕华为会穿上那双童话故事中具有魔力的红舞鞋,因为一旦穿上那双“红舞鞋”,跳起舞来就会永无休止,直到耗尽舞者的全部精力为止。

外界看到的是华为的辉煌、成功和华丽,但这只是华为的A面,华为还有不为人知的B面,这就是血淋淋的、丑陋的、不堪的苦难。一双芭蕾脚,把华为的AB面直观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外界在探寻华为辉煌背后的秘密,因为人们坚信华为一定有秘密。

但一双芭蕾脚把华为的全部秘密直观地展现了出来:右脚丑陋,是因,是过往,是实质;左脚是华丽,是果,是当下,是表象。

芭蕾脚与“口罩芭蕾”,既是华为艰苦奋斗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华为的精神图腾。

21

衡水中学精神

衡水中学是河北省衡水市的一所中学,创建于1951年,其校训只有四个字——“追求卓越”。

2019年,任正非在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至少5次提到衡水中学,在公司内部也多次提到这所中学,而且少见地用了“伟大”两个字,称之为:“伟大的衡水中学。”并在公司号召学习衡水中学精神。

“我们华为大学在上课前经常播放衡水中学的早操视频,衡水中学是中国一个落后地区的中学。大家知道中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是很难改变的,衡水中学也认为改变不了,但是他们改变了适应这种外部环境的胜利办法。我们向这个学校学习什么呢?我们也改变不了世界,改变不了外部环境,那么我们只能改变在这种环境中取得胜利的方法。我们学习衡水中学的是,不改变外部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能胜出。”“我们公司的战略预备队都在学习衡水中学的精神。他们改变不了教育制度,就要适应教育制度……我们公司也改变不了社会环境,也改变不了大世界,也改变不了美国,我们就要向衡水中学学习,建立适应社会的方式,我们也跑步。”

“战略预备队在华为大学学习,学员大多数是博士、硕士,至少受过高等教育,包括世界名校毕业的,在非洲等世界各国的基层工作几年、做出杰出成绩的人员到华为大学受训,受训以后再回去,再受训再回去,让他们一层层自己走上来,他们都要向这些中学生学习,为这个国家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我们公司为什么推崇衡水中学的教学?华为大学上课,要先看衡水中学学生跑步,为什么?一个中学生能做到的,华为大学(的人)为什么做不到?很多人不认可衡水中学的教学模式,但怎么就不允许人家应对呢?衡水中学至少把孩子们的意志提升起来了。”

“西方不亮东方亮,不需要面面俱到。要像衡水中学一样,我们改变不了外界环境,我们可以改变适应外部环境的胜利方式。我们要用灵活机动的作战方式,灵活机动地改变研发方式等,使得华为公司适应未来条件,能够生存下来。”

“应对美国的制裁,我们最好的方式是做好自己的事,我们要学习衡水中学,我们改变不了环境,我们可以改变适应这种环境的胜利办法。”

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任正非在《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为祖国百年科技振兴而努力奋斗》的讲话中呼吁:“我们国家百年振兴中国梦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老师。教育要瞄准未来。”“今天的孩子,就是二三十年后冲锋的博士、硕士、专家、技师、技工、现代农民……代表社会为人类去做出贡献。因此,发展科技的唯一出路在教育,也只有教育。我们要更多关心农村教师与孩子,让教师成为最光荣的职业,成为优秀青年的向往,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

任正非一向重视基础教育,这与他本人的经历有关。在2019年5月接受国内多家媒体采访时,他道出了心声:“只有教师的政治地位提升,经济待遇提升了,我认为才可能使得教育得到较大发展。我个人为什么感受很深?我父母是乡村教师,在贵州最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从事乡村教育工作,父母这一辈子做教师的体会对孩子们的教育就是一句话,‘今生今世不准当老师’,如果老师都不让自己的孩子当老师,国家是后继无人的。我亲身经历了他们政治地位低、受人歧视、经济待遇差的窘境,我们自己跟着他们,也亲身体会了这个苦,所以没有选择去当老师。”

时任衡水中学的校长郗会锁在一次论坛上做出回应:“什么是华为大学?很多都是名牌大学的博士生,回到华为大学再深造。让这些人学习衡水中学,为什么?我觉得他说到了点子上,学习衡水中学的精神。我觉得一个企业、一个学校都是相似的,成功最核心的、最根本的地方就在于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当大家抱怨我们把优秀学生招走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衡水中学是如何从一所破破烂烂的学校实现成功逆转的,靠的就是一种精神。当别人觉得我们的师生是生活在痛苦和地狱中的时候,其实他不知道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在享受着拼搏的快乐,刻苦但不痛苦,这是多么好的一种境界。”

任正非倡导的衡水中学的精神到底是什么?用2019年7月31日任正非在《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一文中的概括就是:“要像衡水中学一样,我们改变不了外界环境,我们可以改变适应外部环境的胜利方式。”

任正非以衡水中学精神来彰显华为面对苦难绝不屈服外部压力的决心与信心。

22

“全营一杆枪”精神

“全营一杆枪”精神,出自一部名为《绝密543》的国产电视连续剧(还有一部同题材的纪录片《角逐超高空》)。该剧以1959年RB-57D侦察机和1962年U2侦察机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击落为历史背景,讲述了空军地空导弹部队“英雄二营”克服重重困难,保卫新中国领空的故事。一个地空导弹营作为一个整体,聚焦一个目标,将雷达开机发射时间由8分钟压缩到6秒钟,创下了世界防空史上地对空导弹打下高空侦察机的纪录。而创造这一奇迹的二营,并不是一群精英,而是一群个性突出、起点低、基础差且不为人重视的群体。这个营包括炊事员在内的全员,曾在人民大会堂接受毛泽东主席的接见,这是毛泽东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后唯一一次接见过的整建制部队。

“全营一杆枪”精神与华为长期提倡的“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一切为了胜利,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服务”的精神一脉相承。

需要说明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梨园界有一种精神,叫作“一棵菜”精神,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现在依旧传承“一棵菜”精神。“一棵菜”精神强调戏曲演出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演员、音乐、舞美不分主次,严密配合才能演好一台戏。

“全营一杆枪”精神可以说是“一棵菜”精神在军营中的体现。

2017年8月17日,在《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2.0》沟通会上的讲话中,任正非提出:“考核要形成一种共同的奋斗精神,像我们过去的‘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像电视剧《绝密543》部队那样全营一杆枪(光它一个营就击落了四架U2飞机,也是全世界第一个用导弹击落飞机的典范)。”

任正非还向公司的干部推荐了这部电视连续剧,并要求三级以上的管理团队写出学习心得。

2018年3月21日,在产品与解决方案、2012实验室管理团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任正非提出:“‘全营一杆枪’的目的就是要打下飞机。对公司来说,只有商业成功,才能说明市场销售与服务好,才能说明产品有竞争力,也才能说明技术领先。只有从2012实验室到P&S(产品与解决方案)、从研发体系到市场体系都做到全营一杆枪,公司才能实现商业成功。我们不能是孤芳自赏,不能是问题全在他人身上。‘全营一杆枪’意味着面向客户需求,我们要构筑从机会到变现的E2E(端对端)全流程解决方案能力。一个营的官兵必须凝聚为一个整体,聚焦一个目标,才能取得胜利。”

2019年12月17日,在GTS(全球技术服务部)人工智能与交付模式结合实践进展汇报的讲话中,任正非提出:“我们可以组织多个教导队,教导一队、教导二队、教导三队……到各个地区去‘播种’。教导队之间也要做好评比,建立竞争机制,打好项目有奖励,优秀的多涨一点奖金,差一些的就少涨一点,做得不好也有淘汰,然后大家都去推动代表处的转型。这不就是《绝密543》吗?我们可以叫‘开放345’。”

2019年7月19—20日,在运营商 BG 组织变革研讨会上,任正非说:“将来每个项目组也是这样,集体立功,集体受奖,就像电视剧《绝密543》一样,才能避免包产到个人。”

《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2.0》中也提出:“要管理好个体分配‘拉开差距’和‘稳定平衡’的关系,避免无谓的组织内耗,形成‘全营一杆枪’。对于需要发挥个人作用的业务,针对个体激励要更胆大地拉开差距,充分发挥个人英雄主义的引领作用。”

“全营一杆枪”精神与任正非在公司强调的“力出一孔”和“利出一孔”的经营管理理念也是一脉相承的。

管子曰:“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任正非也坚信:“如果我们能坚持‘力出一孔,利出一孔’,‘下一个倒下的就不会是华为’;如果我们发散了‘力出一孔,利出一孔’的原则,‘下一个倒下的也许可能就是华为’。”

“全营一杆枪”精神体现的就是“力出一孔”,也意味着华为除了胜利,无路可走!

23

“一人一厨一狗”精神

《一人一厨一狗》是华为员工于2019年写的一篇文章,也是“华为系列故事”丛书中的一篇,文章的作者为海外员工叶辉辉。

2013年年底,24岁的叶辉辉在入职华为不到一个月后来到岛国科摩罗常驻。该国位于非洲大陆与马达加斯加岛之间,人口只有80万。当地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很差,缺电缺水,是疟疾和登革热肆虐的“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叶辉辉在科摩罗常驻6年多,早期的办事处只有“一人一厨一狗”。但叶辉辉认为:“在我看来,我一点也不后悔当初的选择,科摩罗的经历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影响,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宝贵经历,这些年我变得更加成熟自信,更加乐观坚韧。”

2013年,任正非在《用乌龟精神,追上龙飞船》一文中说:“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从北冰洋到南美洲,从玻利维亚高原到死海的谷地,从无边无际的热带雨林到赤日炎炎的沙漠……离开家乡,远离亲人,为了让网络覆盖全球,数万中外员工,奋斗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华为人的艰苦奋斗,我们肩负着为近30亿人的通信服务,责任激励着我们,鼓舞着我们。”

后来叶辉辉又养了两只当地土狗,名字分别叫“收入”和“回款”。他说:“这两个名字时刻提醒着我们的‘奋斗’方向,一个也不能少。”

2019年7月29日,叶辉辉参加了EMT的“20分钟”分享,与任正非对话。任正非表示一定要去科摩罗看看,还开玩笑地说他过去之后就是“两人一厨一狗”了。

任正非在当天对话中希望:“叶辉辉应该写一篇短文,介绍科摩罗办事处从‘一人一厨一狗’发展起来的经历,讲讲最初的感受。与《枪林弹雨中成长》里的华为人故事一样,‘一人一厨一狗’代表华为精神,这种精神很了不起,华为有这种精神就是美国打不倒的原因。这篇文章要写好,如果将来能成为小学生课本的教材,我给你发一个奖章。”

自此,“一人一厨一狗”成为华为精神的代表。

华为还根据叶辉辉的事迹制作了短视频,标题为《三分钟告诉你什么是华为精神》,并在公司办公区域内张贴大幅宣传画《一人一厨一狗就代表华为精神》。

需要说明的是,任正非是在精神层面提倡“一人一厨一狗”,而在物质层面他认为这种现象应该改变。2020年3月6日,在海外小微国家基础服务保障改善方案汇报会上的讲话中,他指出:“南苏丹、科摩罗、马拉维、布基纳法索、赤道几内亚、乍得等这类艰苦国家,它们的生活标准要达到瑞士富人的生活标准,必须自建一些服务设施,允许有花园、室内外体育设施、小影院、咖啡室、多功能厅……允许有大吊灯。工作环境也应大幅提高到欧洲标准。”“如果说‘一人一厨一狗’代表华为精神,但那是不提倡的。如果没电,为什么不装发电机?如果没有通信,为什么不连接卫星?如果没有活动场地,为什么不可以修个篮球场、游泳池?如果当地条件差、社会不安全,为什么不把外墙修得高一些?我们的艰苦奋斗是指思想上的,并非身体上的,人人都应享受奋斗的快乐。”“‘一人一厨一狗’的现象在华为公司也不应该存在,在前线守‘哨卡’的员工应该是我们关爱最多、最幸福的员工。”

科摩罗的办公条件已今非昔比,但“一人一厨一狗”精神将会长存。

“一人一厨一狗”与“蚊子龙卷风”“被打劫记”“北极圈边的坚守”等展现的都是华为人艰苦拼搏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24

都江堰精神

都江堰精神源自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于公元前276年至公元前251年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该工程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巨大的防洪、灌溉和航运作用。李冰父子在修建都江堰过程中遵循“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理念。

“深淘滩”是指宝瓶口的水道要深挖,保证内江的流量足够大;“低作堰”是说飞沙堰不能太高,以免内江水危害下游。任正非把这一理念运用于公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并使之作为华为的精神之一。

其实,早在20世纪末任正非就提出了学习都江堰精神,在《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一文中,任正非提出:“你们认为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研成果是什么?我说是都江堰,几千年了,都江堰到现在还在发挥作用,难道说它不是最好的科研成果吗?大家想一想,从现在起再过几千年还有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吗?我去过巴比伦,我看到那些哺育了古代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引水渠道早已成为沙漠。古罗马的灌溉水渠也早已荒废。只有都江堰还灌溉着川西平原,养育了中国西南一方土地。所以说李冰父子是很伟大的,他们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华为公司的员工应该向李冰父子学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事,不要老是想着做出一个一鸣惊人的东西来。”

2009年4月24日,任正非在运作与交付体系奋斗表彰大会上,做了《深淘滩,低作堰》的讲话:“深淘滩,低作堰,是李冰父子两千多年前,留给我们的深刻管理理念。同时代的巴比伦空中花园、罗马水渠与澡堂,已荡然无存,而都江堰仍然在灌溉造福于成都平原。为什么?李冰留下‘深淘滩,低作堰’的治堰准则,是都江堰长盛不衰的主要‘诀窍’。其中蕴含的智慧和道理,远远超出了治水本身。华为公司若想长存,这些准则也是适用于我们的。深淘滩,就是不断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运作成本,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客户绝不肯为你的光鲜以及高额的福利,多付出一分钱的。我们的任何渴望,除了用努力工作获得外,别指望天上掉馅饼。公司短期的不理智的福利政策,就是饮鸩止渴。低作堰,就是节制自己的贪欲,自己留存的利润低一些,多一些让利给客户,以及善待上游供应商。将来的竞争就是一条产业链与一条产业链的竞争。从上游到下游的产业链的整体强健,就是华为生存之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010年8月,任正非在题为《以客户为中心,加大平台投入,开放合作,实现共赢》的讲话中再次强调:“我们一定要理解‘深淘滩,低作堰’中还有个低作堰。我们不要太多钱,只留着必要的利润,只要利润能保证我们生存下去。把多的钱让出去,让给客户,让给合作伙伴,让给竞争对手,这样我们才会越来越强大,这就是‘深淘滩,低作堰’,大家一定要理解这句话。这样大家的生活都有保障,就永远不会死亡。”

2014年6月19日,任正非在IT存储产品线业务汇报会上重新提及都江堰精神:“都江堰从两千年前到现在,水还是这么流动的呢?为什么我们总是落后?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仰望星空,没有全球视野。你看不见世界是什么样子,就把握不住世界的脉搏,容易被历史所抛弃。”

深淘滩,低作堰,用之于企业,既形象,又具体,更恰当。深淘滩,指的是企业必须强化内部管理,不断地提升组织能力,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潜力,持续地改进,不断地优化内部机制;低作堰,指的是企业必须优化外部产业环境,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能以邻为壑,在强化产业链优势地位的同时,与上下游企业共享利益,共担风险。深淘滩,低作堰,实际上就是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下的生存和成长之道。

都江堰精神既是华为处理内外部关系的最高价值准则,也成为华为重要的精神。

25

伊尔 2 飞机精神

伊尔2是二战期间苏联研制的一种强击机,对敌方地面目标特别是坦克具有强大的打击力,在战斗中取得了非凡战绩,成为著名的“坦克杀手”。德军官兵赠给它一个响亮的名字——黑死神。

一张伊尔2飞机的照片展示的是一架被炮火打得伤痕累累但还在继续飞行的飞机。

这张照片也是任正非发现的,在2019年5月21日“五月中国媒体圆桌采访”时,他说:“我是在‘悟空问答’网站上看到这张照片的,觉得很像我们公司的情况,发给大家。运营商BG认为自己就是这架飞机,他们就自己拿来广播了。后来梳理下来发现,运营商BG反而还没有大的问题,因为有十几年的充分准备。我们现在的情况就是一边飞一边修飞机,争取能够飞回来,所以就选了这张照片。我发到心声社区以后,大家有同感就传播广了。”

在华为,这张伊尔2飞机照片被简称为“烂飞机”。

任正非以这张伊尔2飞机照片比喻受美国多次制裁的华为的现状,同时也把它作为华为精神的象征。他多次提到,“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我们的飞机已经被打得千疮百孔了,多一个洞也没关系,我们应沉着、冷静,保持好队形”“回头看,崎岖坎坷;向前看,永不言弃”。

2019年5月,在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任正非诠释了“烂飞机”的精神内涵:“我们不会死,但是飞机已经被打得千疮百孔了。就像这张照片,是一架二战时苏联的伊尔2轰炸机,华为实际上现在就是这个样子,华为已经被打得千疮百孔了,但是我们还是不想死,还是想飞回来。我们现在的处境是困难的,但不会死。美国把我们放到实体清单中,我们公司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会一边飞,一边修补漏洞,一边调整航线,一定能活下来。”“我们希望能飞到喜马拉雅山顶上,我们的理想是到珠穆朗玛峰顶。”

2019年4月13日在接受CNBC(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记者专访时,任正非还以伊尔2飞机比喻当时被加拿大扣押的孟晚舟:“她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架飞机……被地面炮火、空中炮火打得破破烂烂、千疮百孔,还在飞行。她现在的处境就是这样的,如果返航了,她可能就是英雄了,我估计有可能她将来会当英雄。”

伊尔2飞机照片可以讲是当下华为的现状,也同样是华为的精神图腾。

26

小战士精神

2021年7月17日,在华为A8食堂出现了一幅宣传画,画面上是一位满脸稚气、身穿戎装的16岁的小战士。宣传画配发的文字是:

二战期间,美国记者拦住一名奔赴前线的士兵,每句问答都让人泪目。

美国记者:你多大了?

中国士兵:十六岁。

美国记者:想你的家人吗?

中国士兵:他们已经死了。

美国记者:你觉得中国能胜利吗?

中国士兵:中国一定会胜利的。

美国记者:当中国胜利之后你准备干什么?娶妻生子?还是继续参军?

中国士兵笑了笑:那时候,我已经战死沙场。

通过查阅资料,这段对话大概出自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7年对一位刘姓士兵的采访对话。斯诺写道:“这一个巧妙的回答是这样出于我的意料,以致使我受到了一个很大的打击,并且不时地在我脑海中复现。”

虽然很多人对主人公的身份和对话的出处存在争议,但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看了此宣传画,都应该为之动容、为之泪目。

2021年8月26日在EMT办公会议上的讲话中,任正非再次诠释了小战士精神的内涵:“为什么在食堂贴十六岁士兵的照片呢?就是说‘中国胜利了,但是我们已经战死沙场了’。为什么放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红场阅兵的视频呢?苏军穿得破破烂烂,走路也不整齐,匆匆忙忙从车站赶过来进入阅兵队伍,阅完兵去哪儿也不知道。两年前美国打击我们的时候,我们不也是仓促上阵吗?心声社区上的两个帖子是有含义的,可能将来是国家熬过去了,国家胜了,但是我们已经‘死’了;我们现在像苏联一样仓促应战,也可能最终我们打赢了,但现在还不能肯定啊。所以,在美国这种控制包围的情况下,我们很多领导不要虚荣心太重,追求一定要做最先进、最先进,可能就会把公司害死。”

在华为,小战士精神的内涵就是为正义与理想而战的牺牲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

2021年,新款“明日之星”奖牌采用的就是小战士的头像和记者与小战士的问答,这个奖牌被称为“小士兵”奖章。在奖牌的正面是小战士的头像,并配有文字:“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奖章的背面是中国士兵与美国记者的完整对话。

任正非希望小战士向死而生的精神得以在华为传承,这一点对处于战时状态的华为来讲尤为重要。

27

丹柯精神

丹柯是作家高尔基于1895年创作的短篇小说《丹柯》中的人物。当丹柯和族人被赶到荒芜的森林时,他是唯一一个站出来要带领大家走出森林的人,但是长久的饥饿和对未知的恐惧迷茫令丹柯饱受质疑。为了尽快让族人逃离困境,丹柯便将自己的心掏了出来,用火点燃,照着族人前进。最后族人获救,丹柯自己却壮烈牺牲。

2010年8月,在《以客户为中心,加大平台投入,开放合作,实现共赢》一文中,任正非提出:“现在我们已经走在了通信业的前沿,要决定下一步该怎么走,其实是很难的。正如一个人在茫茫的草原上,也没有北斗七星的指引,如何走出去。这20年,我们占了很大的便宜,有人领路,阿尔卡特、爱立信、诺基亚、思科等都是我们的领路人。现在没有领路人了,就得靠我们自己来领路。领路是什么概念?就是‘丹柯’。丹柯是一个神话人物,他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用火点燃,为后人照亮前进的路。我们也要像丹柯一样,引领通信领域前进的路。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在过程中,因为对未来不清晰,可能会付出极大的代价。但我们肯定可以找到方向的,找到照亮这个世界的路,这条路就是‘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以技术为中心’。”

2010年10月30日,在《云业务要追赶谷歌》一文中,任正非指出:“高级将领的作用是什么?就是要在看不清的茫茫黑暗中,用自己发出微光,带着你的队伍前进,就像丹柯一样把心拿出来燃烧,照亮后人前进的道路一样。越是在困难的时候,我们的高级干部就越要在黑暗中发出生命的微光,发挥主观能动性,鼓舞起队伍必胜的信心,引导队伍走向胜利。各级干部、主管应经得起考验,勇敢挑起大梁,带领员工齐心协力渡过难关。”

在2020年6月19日发表的《星光不问赶路人》一文的开端,任正非讲道:“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讲过,‘伟大的将军们,是在茫茫黑暗中,把自己的心拿出来点燃,用微光照亮队伍前行(的人)’。”在文章的结尾,任正非谈的还是丹柯精神:“沉默不是懦弱,忍耐不是麻木,善败者不亡。青春泣血,生命绽放光芒。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同时又遭遇百年闻所未闻的风暴打击。翻滚的黑云,电闪雷鸣、山崩地裂般地席卷我们。我们一时惊呆了,手足无措。当我们清醒过来,要像海燕一样,迎着雷电,迎着暴风雨嘶叫着飞翔,朝着一丝亮光,朝着希望,用尽全身力量搏击,奋斗,前进,再奋斗,再前进,嘶喊着胜利。岁月不负有心人。”

2022年11月18日的一次讲话,任正非再一次诠释了丹柯精神:“领袖是趴在地狱门口的一只‘狼’,在一片茫茫黑暗中找到一线希望,如果找不到方向,队伍乱走,就可能掉进万丈深渊。领袖听取各方面意见,找到了出路,就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点燃,高高举在手上,照亮队伍前进的道路,走出地狱的出口。这就是指方向,这就是‘丹柯’,这就是领袖。”

丹柯精神是牺牲精神、勇于担责精神和无畏探索精神的象征。

28

胡杨树精神

胡杨树精神就是指胡杨林“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所展现出的本质。

2022年年初,华为向在2019年5月16日至2022年2月9日这1000天中表现优异的员工颁发胡杨林奖章,此奖章属于特别经营奖,包括“2019年经营特别贡献奖”“2020年度8+N也很牛奖”“2021年经营特别贡献奖”。在美国一轮又一轮的持续精准高压打击下,颁发胡杨林奖章的目的就是要发扬公司不屈的精神。

此外,2020年10月,华为Mate40系列以秋日胡杨和夏日胡杨的两种生命形态为灵感,推出了两款胡杨色素皮版本,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喜爱。

2021年4月8日,华为的“我有一片胡杨林”公益项目春种正式启动,由华为和消费者共同捐赠的62439株胡杨树苗在甘肃省金塔县荒漠上开始种植,这也是甘肃省金塔县2021年的第一片胡杨林种植,预计形成1488亩的防风固沙林,控制风沙危害面积11160亩。此项目还将吸收二氧化碳约1.347万吨。

消费者BG颁发的“长期贡献奖”荣誉勋章的正面是一棵枝叶茂盛的胡杨树,以及任正非书写的铭文——使命 责任 奉献 担当。背面是任正非手书的“让打胜仗的思想成为一种信仰”。

胡杨树无疑成为华为的精神图腾之一。种下胡杨树,形成胡杨林,胡杨树精神在华为扎根生长,生生不息。

29

床垫精神

床垫是保证消费者获得健康舒适的睡眠而使用的一种介于人体和床之间的、以某种材质制作的物品,材质一般为布面,内填充海绵,长度等身高,宽度及一人或二人体宽。

床垫精神,又被称为“垫子文化”,是自华为创业以来留下的传统。在创业期,华为人干脆将公司到宿舍的两点一线式的生活压缩重合成一点,工作地点与宿舍在同一楼层,吃住与工作都无须下楼,根本不需要通勤时间,同时避免往返交通的麻烦。

在1997年3月20日发表的《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生生不息》一文中,任正非提出:“为了能生存下来,我们的研究与试验人员没日没夜地拼命干,拼命地追赶世界潮流,他们有名的垫子文化,将万古流芳。”

在 1998年6月22日发表的《华为的红旗能打多久》一文中,任正非讲道:“当我们走上这条路,没有退路可走时,我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我们的高层领导为此牺牲了健康。后来的人也仍不断地在消磨自己的生命,目的是达到业界最佳。沙特阿拉伯商务大臣来参观时,发现我们办公室柜子上都是床垫,然后把他的所有随员都带进去听我们解释这床垫是干什么用的,他认为一个国家要富裕起来就要有奋斗精神。奋斗需一代一代地坚持不懈。”

2016年7月7日,公司在发表的《天道酬勤》一文中明确提出:“创业初期,我们的研发部从五六个开发人员开始,在没有资源、没有条件的情况下,秉承(20世纪)60年代‘两弹一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忘我工作、拼搏奉献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为榜样,大家以勤补拙,刻苦攻关,夜以继日地钻研技术方案,开发、验证、测试产品设备……没有假日和周末,更没有白天和夜晚,累了就在地板上睡一觉,醒来接着干,这就是华为‘垫子文化’的起源。虽然今天床垫主要已是用来午休,但创业初期形成的‘垫子文化’记录的是老一代华为人的奋斗和拼搏,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床垫精神意味着华为人艰苦创业、坚韧不拔,努力把体力与智力发挥到最大值,它是华为精神的一个象征。

床垫是华为人在公司的精神寄托,床垫文化是华为人的共同坚守。床垫实际上是华为精神的象征,是持续奋斗文化的写照。[3]

30

俄罗斯人民精神

任正非对俄罗斯人民精神的推崇和倡导与其人生经历有着密切关系。1996年5月,任正非在赴莫斯科参加第八届莫斯科国际通信展后,写下了《赴俄参展杂记》,在文中他写道:“汽车沿着莫斯科河飞奔,穿过了一片又一片美丽的城中森林,跃上了列宁山,掠过了莫斯科大学,少年时代神往的圣地,实实在在地展现在眼前。我的青少年时代是生长在中苏友谊的蜜月时代,当时全中国都在宣传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电影、文学作品都是对苏联建设的描写,受到了太多的苏联文化的熏陶。保尔·柯察金、冬妮亚、丽达、卓雅与舒拉、古丽雅,一直在引导着我的成长。去年我还专门去购买了《教育诗》的录影带来观看,马卡连柯一代一代的奋斗,使俄罗斯人民有很好的文化素质与教养。怀抱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走完了充满梦想的青年时代。俄罗斯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民族。”

2002年10月16日的《华为人》报转载了《知音》上的文章,题目为《俄罗斯大地辽阔,可我们已无退路》,讲的是一位名为克洛奇科夫的苏军指导员在生命最后一刻面对半截话筒喊出了一句话:“俄罗斯幅员辽阔,但我们已经没有退路,后面就是莫斯科!”任正非为此文撰写了编者按:“克洛奇科夫生命最后的呐喊,犹如火种点亮俄罗斯将士胸中的烈焰,使我们领悟到卫国战争胜利的真谛:战争胜败并非取决于战场的局势,而取决于那种为祖国甘于奉献鲜血和生命的精神,那种祖国必胜的信念,那种利用冬天改变战争格局的智慧。既然我们已经踏上IT这条不归路,就没有退路,只有勇往直前,才能发展、生存。没有不盈利的行业,只有不盈利的企业;没有攻不下的市场堡垒,只有攻不下市场堡垒的人。只要我们有克洛奇科夫那样的信念和精神,奋斗拼搏,不屈不挠,我们还有什么度不过去的‘冬天’?让我们像英雄那样在‘黑暗’面前,点燃生命的火光,照亮后来者前行的道路。”

2019年2月28—30日在与俄罗斯科学家及专家座谈时,任正非再次提及这段名言:“我每次来莫斯科,都会想起70多年前,二战中克洛奇科夫中尉,他呼喊‘背后就是莫斯科,我们已无退路’,那种盖世英雄的气概,永存人间。”

2017年6月24日在俄罗斯代表处的讲话中,他提出:“要敢于换血,形成一种精气神,保持组织活力。俄罗斯是‘战斗民族’。我们一定要让俄罗斯所有员工充满激情,不激情、不战斗就没钱,激情战斗的钱多一点,这就是精神文明。”

2021年8月2日在《江山代有人才出》一文中,他提出:“1941年莫斯科大雪中,数十万仓促而聚、混乱不堪的苏联红军,在红场阅兵,杂乱的队伍英勇地通过红场,他们视死如归地从阅兵场直奔战场的伟大精神,不正映照着我们今天。我们不也是从两年前在混乱的惊恐中反应过来,形成今天的雄赳赳气昂昂杂乱有力的阵列吗?”

任正非所倡导的俄罗斯人民精神,主要是指苏联在卫国战争中表现出的血性、不怕牺牲和浴血奋斗的精神。

31

上甘岭精神

上甘岭精神指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胜利在上甘岭战役中所表现出的艰苦奋斗、英勇顽强、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任正非多次向海外艰苦地区的员工倡导上甘岭精神。

2004年9月22日在与尼日利亚员工座谈时,任正非提出:“能到艰苦地区工作,我认为对你们人生的成长道路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人生难得有这么一次奋斗……在艰苦地区工作,能够锻炼精神和意志。”

2006年5月19日—6月27日,与在苏丹、刚果、贝宁代表处员工座谈时,任正非提出:“上甘岭是不会自然产生将军的,但将军都曾经是英雄,我们要在艰苦地区,培养一批优秀的干部,这是公司的既定方针。上甘岭是不会自动产生优秀干部的,但优秀的干部必然产生在艰苦奋斗中。”“在艰苦地区,要有饱满的工作精神,要有乐观主义精神。工作好每一天,生活好每一天。没有这种精神,怎么能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长期坚持下去?”

2007年7月3日,在与委内瑞拉与员工座谈时,任正非发表了题为《上甘岭在你心中,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产生英雄》的讲话,他说:“上甘岭在你们心中,不在别的地方。任何地区都是人才辈出的地区、英雄辈出的地区,任何岗位都能英雄辈出。千万不要物理上的划分,这样太形而上学了。”

2016年2月27日,任正非发表题为《多路径,多梯次,跨越“上甘岭”,攻进无人区》的讲话,他说:“我们公司在奔向无人区的前进中,只要多路径,就不会出现僵化;只要多梯次,就不会出现惰怠。因为每一个梯次在冲锋的时候,他的视野已经聚焦在那个山头上了,所有的外围东西他都看不见,他都不想了,一心只想攻上‘上甘岭’。”

上甘岭精神的本质就是“气多”,气指的是精神与信念。

在谈到上甘岭时,任正非还经常提及“范佛里特弹药量”一词。它指的是美军在上甘岭战役中,不计成本地投入庞大的弹药量进行密集轰炸和炮击,以实施压制和毁灭性的打击,意在迅速高效地歼灭有生力量,使对方难以组织有效的防御,最大限度地减少己方人员的伤亡。这与华为战略实施的压强原则在原理上是相似的。

在任正非的讲话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上甘岭精神”,但上甘岭在其心中无疑是一座精神家园,是一座精神高地,是其倡导的艰苦奋斗精神的真实象征。坚守“心中的上甘岭”,就是对华为公司核心价值观与精神的守望。

上甘岭精神在华为公司代表的是:其一,在艰难困苦中的坚守,无论是疫情、战争还是自然灾害;其二,群体与个体英雄主义的象征;其三,不怕牺牲、造福客户的执着;其四,不懈追求新的领域业务的信念。

32

“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是指20世纪60年代中国科技专家在自主研制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的过程中,自觉培育践行的一种伟大精神,是自立自强、无私奉献、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

2017年1月在一次谈话过程中,任正非提出:“整个基建兵,其实跟铁道兵啊,跟抗美援朝一样,就是要展示广大的人怎么艰苦奋斗。基建工程兵对国家的贡献,就是在国家危难关头,做了该做的事。就像‘两弹一星’一样,‘两弹一星’是在破烂堆里面,去捡破铜烂铁来做的,这是很不容易的。”

2019年6月3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任正非说:“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要像当年搞‘两弹一星’那样,拿出伟大的气魄来,在经济上、科技上站起来。当前,应在教育上加大发展,普遍提高人民的素质,认真学习。”

2016年7月7日,在《天道酬勤》一文中,任正非说:“(华为)研发部从五六个开发人员开始,在没有资源、没有条件的情况下,秉承(20世纪)60年代‘两弹一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忘我工作、拼搏奉献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为榜样,大家以勤补拙,刻苦攻关,夜以继日地钻研技术方案,开发、验证、测试产品设备……”

1996年5月26日,华为曾邀请“两弹一星”的主要参与者钱伟长先生与员工座谈并发表演讲。

在华为坂田基地,有一条路被命名为“稼先路”;在华为内部的心声社区有一个技术交流平台,被称为“稼先社区”,都是为了纪念“两弹一星”的主要参与者邓稼先先生。

华为的奋斗精神其实是秉承着20世纪60年代“两弹一星”精神,在没有资源、没有条件的前提下,华为研发人员依靠废寝忘食、忘我奉献的奋斗精神钻研技术方案,完成了开发、验证、测试产品设备等工作,并且由此诞生了华为引以为傲的“床垫文化”。

33

薇甘菊精神

薇甘菊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或灌木状攀缘藤本。薇甘菊从花蕾到盛花约5天,开花后5天完成受粉,再过5~7天种子成熟,然后种子散布开始新一轮传播,所以生命周期很短。薇甘菊一个节1天生长近20厘米。在内伶仃岛,薇甘菊的一个节在一年中所分枝出来的所有节的生长总长度为1007米。由于其蔓延速度极快,所以称其为“一分钟长一英里的杂草”。

薇甘菊具有三大特性:一是强大的适应能力,对生长条件要求极低;二是强大的生长能力;三是强大的竞争能力。

任正非曾提出:“你们知道薇甘菊吗?薇甘菊是一种杂草,号称‘植物杀手’,它只需要很少的水、很少的养分,就能生长很快,能够抢光其他植物的资源,使自己生长的空间和范围很宽、很广。它迅速地生长,覆盖了所有的植物,使它们没有阳光而死亡。我们做产品需要具备薇甘菊这样的能力,要在末端接入层成为霸主。要成为行业的薇甘菊,就必须具备实力,没有实力是做不了霸主的。”

2014年11月14日,在题为《坚持为世界创造价值,为价值而创新》的讲话中,任正非把薇甘菊作为一种精神来倡导:“在技术和服务模式上,要做到别人无法与我们竞争,就是大规模地流水化。客户想要加功能,就要买高端产品去。这就是薇甘菊理论。”

可以说,薇甘菊代表着一种血性,代表着坚韧地活下去的能力,这与华为内在特质是非常契合的。

以上所列的33种精神,构成了任正非与华为崇尚与倡导的精神谱系,将其简单划分如下。

34

个体精神

国内:雷锋精神,李小文精神,小战士精神,满广志精神,“一人一厨一狗”精神,都江堰精神。

国外:阿甘精神,加西亚精神,丹柯精神。

35

群体精神

国内:“两弹一星”精神,“千手观音”精神,可可西里精神,亮剑精神,黄埔军校精神,抗大精神,衡水中学精神,床垫精神,“全营一杆枪”精神,上甘岭精神。

国外:以色列人民精神,日本人民精神,美国人民精神,德国人民精神,俄罗斯人民精神,“蓝血十杰”精神,西点军校精神,芭蕾脚精神,伊尔2飞机精神。

其中,有16种精神来自国内,12种精神来自国外;19种精神是群体精神,9种精神是个体精神;12种精神与军队相关,6种精神与国家相关,4种精神与教育机构相关。

床垫精神与“一人一厨一狗”精神是华为内生的精神。

此外,还有乌龟精神、狼性精神、凤凰涅槃精神、胡杨树精神和薇甘菊精神均来自动植物。

36

小结

2021年10月,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党中央批准并公布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计46种精神。

受此启发,笔者试图梳理了任正非崇尚并在华为倡导的精神谱系,这是一件并不轻松的浩大工程,因为它意味着要检索、整理、汇总与分析华为30余年的各类文献,即便如此也难以保证准确和完整,缺憾之处,有待进一步充实与优化。

以下是对这些精神的一个简单说明。

第一,这些精神仅限于华为公司外部的精神榜样(“一人一厨一狗”精神与床垫精神除外),公司倡导的精神榜样有待梳理归纳。

第二,以上所列的各种精神是在任正非的讲话或文章中有据可查的,有些倡导的精神并未在任正非的讲话或文章中多次出现,但也是公司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坂田总部以邓稼先、袁隆平、祖冲之、张衡、居里夫人、贝尔等中外科学家命名的道路;东莞三丫坡查理大桥上,矗立着爱因斯坦、伽利略、阿基米德、安徒生、贝多芬、钱学森、叶企孙、邓稼先、华罗庚、陈景润等26座中外名人的高大塑像;心声社区中的“稼先社区”“黄大年茶思屋”;2012实验室中以科学家命名的下属研究机构;等等。这些都以实体的或虚拟的方式展示着华为所倡导的精神,它们同样是华为精神谱系的重要构成内容。

第三,这些是任正非在相当长时期多次提倡的来自公司外部的精神,其他诸如铁人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蜘蛛精神、蚂蚁军团精神、传道士精神、清教徒精神、汶川百年不倒的教堂精神、阿庆嫂精神、韩信精神、韦慧晓精神等,有的是在短期内提倡过的,有的不属于核心价值观体系的范畴,而属于经营、管理或产品业务领域提倡的精神,因此以上这些并没有被列入。

第四,由于存在时间的重合,难以将这些精神以时间维度排序;同样,由于指向性和针对性存在很大的差异,难以将这些精神以某种维度归类,因此,以上精神的梳理不具备严谨的谱系特征。

第五,上述所列的华为精神谱系的构成,时间跨度为自华为诞生后的36年。相信这个精神谱系不会固化,在未来还会有新的精神加入其中,而且会在传承过程中不断被优化。

在30余年的奋斗历程中,华为人克服各种困难,砥砺前行,使华为在艰难困苦中成长壮大。这些都依靠公司不断强大的组织能力,同时也依赖于强大的公司精神的激励。任正非赋予华为人以精神特质,这些精神构成了公司的精神坐标,而各个精神坐标的连接,就构成了任正非及其华为公司的精神谱系。他所倡导的这些精神体系构筑了华为人的精神谱系,也是未来华为继续前行的坚强保障。

2017年6月1日,在与中国地区部代表与主管座谈会上,任正非指出:“(我们的精神文明)是以榜样来牵引队伍前进的,我们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就是要树立出一些榜样来,人人都想做黄继光,人人想立功受奖,这才是我们的优势啊,人人都不讲贡献,那还有啥优势呢?人人都只守规矩,那我们不如去办幼儿园,幼儿园孩子是最守规矩的,但什么都不懂就没有贡献,我们是以贡献为中心来树立榜样的。我们无法解释清楚什么叫精神文明,公式是怎样的。看看身边的榜样,以他们为标准,向他们学习吧!天涯何处无芳草。”

“激发组织活力就是讲精神文明,以多打粮食、增强土地肥力为中心来建设精神文明,以巩固我们的团结、巩固我们的奋斗精神,走向未来的胜利。”

“我们胜利的两个基础,一是方向要大致正确,二是组织要充满活力。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方向,正确的方向我们不一定能找得到,只能不断探索,方向大致正确就行。但组织的活力我们是有信心建立起来的,这就是精神文明,组织活力就是精神文明!”

“你要真正强大起来,就要向一切人学习,包括自己的敌人。”

[1]  吴春波 . 华为没有秘密:珍藏版 [M].2 版 .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

[2]  刘盛纲,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电子物理学家,在太赫兹科学技术、电子回旋脉塞、自由电子激光、微波电子学、微波等离子体电子学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建立了有关理论,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做出了国际公认的原创性和奠基性工作。

[3]  参见:吴春波 . 华为的床垫文化 [M]// 华为没有秘密 2.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8.

企业考察网文章,作者:标杆考察培训中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ykc.cn/12465.html

(0)
上一篇 2024年6月18日 上午10:50
下一篇 2024年6月19日 上午9: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