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的《穹顶之下》有什么意义?

20150302110131320 柴静的《穹顶之下》之所以能够爆红网络,而不是成为众多被淹没的“xx调查”、“xx报告”,是因为其抓到了新媒体传播学的几个要点:1.周末发布 2.情感煽动 3.柴静式的新闻符号。

  发布时间:集体回京的第一个周末

细数去年横空出世的诸多营销事件,比如说“余佳文”、“少年不可欺”、“1%的生活”,几乎都是在周末发声,并形成飓风般的传播效力。周末效应,除了最显而易见的新闻真空外,在中国,它还有其特殊优势:对手的懈怠和懒惰。

通过报道,大家都知道这场视频早在一月份就已经录好,但之所以选择在大家集体回京的第一个周末,除了外地人回京看到北京雾霾的一种荒凉之感外,或许有在三月份全国两会的前期引爆的意图。但此次的环保议题设置,能不能引发全国两会的讨论,并达到柴静团队所设想的通过舆论倒逼当局的效果,仍需拭目以待。

  柴静的符号:更人性化的白岩松、更中立感的崔永元

柴静作为一个女记者,一直以来以一种更为人本的、代入感强的新闻符号存在。其实,柴静遭遇诟病的也正是这种个人的、感性化的叙事风格,支持者认为是新闻的人性化表达,反对者则高举“理性客观”大旗反对这种柴氏鸡汤。

但在《穹顶之下》中,柴静几乎抛弃了《看见》那种纯粹依靠对话、画外音制造人物情绪、营造故事线的过时形式,而是采用一种互联网最爱的、类似于TED的演讲形式来述说故事。而且,柴静还颇为罕见的多番采访科学家,并采用了极其严谨的数据引用格式(每一个段落几乎都有3、4位科学家背书,且每个数据的右上角都会写明数据来源),让以往爱挑她刺的人也无话可说。

同时,柴静也没有放弃主持人的那种个性魅力,并成功代入自身的故事,成为整片叙事的主线,让科学素养比较浅层的观众也能理解无碍。

  情感核心:一个母亲的悲怆反击

《穹顶之下》是个什么故事?简单的说,是一个本满怀生女期待的母亲(希望),却遭遇女儿肿瘤(同情),之后不得不走上探寻之路(愤怒),在这个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反思过去(共鸣),最终用一个蜗牛的故事畅想未来(梦想)的有着完整起承转合的故事。

在这个里面,她是有敌人的,大型国企、垄断行业、相关部门、冷漠的制度,都是她草灰蛇线的暗指,这种尺度的把握,也是拜长期央视的新闻训练而得。

分析完《穹顶之下》爆红网络的原因后,我们再看一下它背后的意义:

1.之于科学的意义,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专业的学术知识。

2.之于新闻人的意义,在体制、机制制约之外,新闻人完全可以通过新媒体传播途径,制造自己的影响力,完成在体制内完成不了的东西。虽然柴静在央视这样的巨无霸里积累的人气和人脉,是她这次获得成功的关键,但显然,每一个新闻人,都可以在体制外获得飞跃。新媒体为新闻人带来足够大的天空。

3.之于海量信息的意义,越是海量信息时代,有质量的、严肃的内容,越有价值、越有超强的穿透力。

4.之于新媒体传播的意义,柴静开篇用了女儿的病情切入调查视频,虽然从传统新闻教科书上,这似乎是不可以的。但这就是新媒体传播的一个特点,以个人的、“我的”的方式传播信息,亲切、自然,容易引发共鸣。

5.之于监管的意义——其实是没意义的 ,尽管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但这样的压力,随着时间推移就会淡下去,而监管将不会有任何改变。其实,柴静的这些不是新知,在政府的智库里,甚至就是在监管者那里,都是知道的,但之所以没有推进,那是因为,根本没有推进的关键动力。

6.之于公众的意义,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环保,为环保做贡献。

7.之于未来的意义,其他国家可以把雾霾治理好,而我们不能,这是因为国情所致——雾霾制造者,控制着权力。雾霾治理,说白了,就是一场政治变革。只有当舆论压力,不只是一种压力,而是一种直接决定权力的权力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改变当下的状况。参观考察

企业考察网文章,作者:标杆考察培训中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ykc.cn/733.html

(0)
上一篇 2015年3月2日 下午7:30
下一篇 2015年3月9日 下午7:11